趙儼見來著身上氣度不凡,想必不是一般人,便下意識地就從座位上站起來準備迎客。
馬良快步上前,拱手施禮道:“襄陽馬良馬季常,拜見趙大人。”他向趙儼執的卻是晚輩禮。
趙儼哦了一聲,這才明白過來,原來眼前這個風度翩翩的文士,原來就是荊州鼎鼎大名的左將軍掾馬良馬季常。平日裏自己對他的聲名,早就有所耳聞,隻是今日才能夠有緣一見,果然是個氣度不凡的人物。
名士見名士,氣氛自然就不一樣了,趙儼臉上的頹喪之氣立刻散去。趙儼快步從桌案後麵走出來,親自上前扶起馬良道:“馬大人不必如此多禮,請起來。”
其實,馬良雖然是荊州第二號人物,劉禪又整天左一聲先生,又一聲先生地喊他,其實他的年紀不過三十歲,正值人生最盛年而已。趙儼已經年屆五十,而且成名很早,聲名較之馬良要大上很多。加上襄陽與潁川本來就是近鄰,馬良分屬晚輩倒也不能算是錯的。
馬良笑了笑道:“今日大戰方歇,良整日是雜務纏身,直到現在才得了些空閑來探望趙大人。請你不要見怪。”
趙儼又上下打量了馬良一番,說道:“人言荊州‘馬氏五常,白眉最良’,果然是氣度不凡之人。”
馬良微微一笑,兩人又互相客套了一番之後,才分賓主落座了。
趙儼這才問起馬良的來意,畢竟像馬良這樣的大忙人,現在來見自己這個戰俘,要是沒有事情的話,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馬良卻並不直接回答,而是轉移了話題,說道:“良剛才進門的時候,聽小校說趙大人剛才隻吃了一點飯而已。是不是我們的飯菜不合你的胃口呢?”
趙儼苦笑一聲,哪裏是飯菜的問題,乃是因為他心情鬱悶,實在是吃不下東西。不過,這卻是不足為外人道的,便說道:“這倒不是,就是有些吃不下而已。多謝馬大人關心。”
然後,兩人又說了一些閑話,便有白耳禁衛進來稟報說,世子劉禪聽說馬良先生在這裏,命人送來了酒菜,讓他們享用。世子現在軍務繁忙,卻是無法分身過來了。
趙儼聽得一愣,馬良卻是點點頭,命人將酒菜擺放到了兩個人各自的桌案上麵。
兩人酒過三巡之後,馬良開口說道:“趙大人曾經與杜襲、繁欽避居於我荊州,且深得前任荊州牧劉景升賞識,是嗎?”
當年,趙儼看到當時各路軍閥混戰不休,一時找不到可以投靠的對象,為避戰亂,舉家遷到荊州。在此結識了客居在那裏的杜襲和同鄉繁欽,三人一見如故,成為莫逆之交。
當時割據荊州的劉表,素聞趙儼、杜襲、繁欽之名,刻意對他們進行籠絡,並以貴賓之禮對待他們三人,多次請他們入仕。趙儼通過觀察,認為劉表目光短淺,雖然顯赫一時,但終難成就大事。建安元年,曹操迎漢獻帝於許昌,發布“唯才是舉令”,並接受棗祗的建議實施屯田製以後,趙儼認為“曹鎮東應期命世,必能匡濟華夏”,於是就同杜襲、繁欽等人一起舉家北還。建安二年,趙儼投奔曹操。
至於杜襲,那也是一個牛人,能文能武。繁欽則是文采一流的當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