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禁悲的是自己如今的境遇;喜的是,關羽雖然神勇無敵,但是還是沒能攻下樊城,那麼許都現在還是可保無虞的。
然後,劉禪又將自己已經取得兵權——雖然關羽隻給了一萬五千人而已,他要帶走其餘的五千人的事情,也告訴了於禁。
於禁聽得一愣。他上下打量劉禪一番,發現眼前的這個世子,年紀也就在十五六歲之間,還是個小青年。而且看他長得一副細皮嫩肉的樣子,應該沒有打過仗。關羽居然有膽讓這樣的一個人,統帥大軍去跟堂堂的曹仁和滿寵征戰?關羽是不是被勝利給衝昏了頭腦了呢?
劉禪被於禁看得有些不大自在了,問道:“於將軍,你這是在看什麼?”
於禁這才回過神來,有些語重心長地說道:“劉世子,你可要知道,這打仗可不是兒戲啊!”
劉禪點點頭道:“於將軍說得即是,打仗當然不能當作兒戲。那麼於將軍可有什麼破敵之策可以教我呢?”
於禁擺擺手,略帶嚴肅地說道:“曹仁從軍多年,其人不僅善於維護軍紀,而且愛兵如子,一向深得士卒之心,人人都願意為他用命。”
劉禪聽得點點頭,曹仁帶領的那隊黑色騎兵的氣勢,以及他們的戰鬥力,都讓劉禪自今猶自後怕不已。更加可貴的是,那用來斷後的五百人,最後寧願全都戰死,也沒有一人願意投降的。
於禁接著說道:“滿寵此人可謂全才,能治理民政又能帶兵打仗,一向深得百姓與士卒之心。樊城有這兩人在,世子你恐怕是難以攻下的。”
劉禪隨即站起來,施禮道:“於將軍,禪正是知道他們二人的能力,所以今日才冒昧前來向您請教的。”
於禁連忙站起來,擺擺手道:“世子不要多禮。於文則隻是一員階下囚而已,更是敗軍之將,安敢再向世子說什麼計策呢?”
但是劉禪顯然不願意放過於禁,再三向於禁請教。
其實於禁心裏很是為難,自己是不是真的沒有計策倒是在其次,原因在於自己現在並未歸降於劉備,那怎麼能夠背棄自己的主君而向敵人獻策呢?所以於禁始終是不肯鬆口的。
最後,劉禪忍不住有些激動了,說道:“於將軍,禪的為人你是知道的,我乃是真心實意在向你求教的。不過,將軍不願意賜教,難道是以為禪年少,不堪負擔如此重擔嗎?”
於禁連忙說道:“世子稍安勿躁,於文則並非是這個意思。”
劉禪追問道:“那究竟是為何?”
於禁心裏暗歎劉禪的年紀還是太輕,怎麼知道自己心中的矛盾呢?他當即將自己的心事告訴了劉禪。
劉禪哦了一聲道:“原來如此,於將軍果然是忠義之人,倒是禪誤會你了。”然後,便向於禁賠禮。
可是,劉禪又說道:“既然如此,那麼禪今日便和將軍做個約定。”
於禁一問道:“什麼約定?”
劉禪麵色一整道:“若是一個月內禪能夠拿下樊城,於將軍你便歸降於我,那麼今後咱們二人便可以一起共事了。若是我不能攻下樊城的話,到時候我便放了將軍,將軍可以回曹魏繼續為魏王效力。”
於禁心裏一動,樊城之堅固連關羽都攻不下來,他劉禪年紀輕輕的,有如何能有什麼做為呢?劉禪之所以這樣說,想必是因為生氣了,一時間口不擇言了而已。
於禁當即說道:“世子,此事事關重大,你還是不要拿來開玩笑了。”
一旁都默不作聲的諸葛喬此時也急了,連忙勸道:“對啊,世子你可不要衝動。”
劉禪不耐地擺擺手道:“此事就這麼定了,希望到時候於將軍一定要遵守約定,莫要撒潑耍賴才好!”
於禁聞言,臉上露出一個苦笑,心裏卻在暗道,到時候倒是你莫要撒潑耍賴才對吧?
然後,劉禪便向於禁一拱手,拉上諸葛喬轉身走出於禁的帳篷,隻留下於禁一人原地發呆,簡直有些搞不清楚現在的狀況了——這是世子當真是要跟自己打這麼大的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