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首見於禁(1 / 2)

然後,劉禪想起一個人來,問道:“先生,於禁不是說已經投降了嗎?怎麼我昨晚宴會上並未見到此人?”

馬良卻忽然正色道:“於文則根本就並未投降,那是關君侯故意放出去的消息,如今正被關押著呢!”

劉禪忽然醒悟過來。演義中說於禁投降後,被送至江陵城關押,後來城破後,又被東吳所得,最後才送回的曹魏被曹丕活活氣死。但是這其中確實有矛盾之處,於禁既然已經投降,根據慣例即使不加官進爵,至多如同劉璋一般,隻是落個軟禁起來的下場,哪裏可能又被重新關入牢房呢?

所以,真實情況應該是於禁戰敗被俘後,並未投降關羽。

那麼關羽之所以放出於禁受降的消息,隻有兩種可能性:一種可能是,關羽為了彰顯自己的威名,滿足自己博取名聲的欲望;另一種可能性是,關羽想要借此打擊曹魏的士氣。於禁乃是曹操的老臣,備受曹操重視,這樣的人要是都能夠輕易投降敵軍,那麼甚至可能造成曹魏內部官員之間的分裂。

劉禪想到這裏,無法判斷上麵哪一種情況才是關羽的真正居心。但是如今消息已經放出去,上麵的兩種效應,確實已經開始發酵。所以,無論關羽是哪種居心,結果都是對蜀漢有好處的,自己再深究下去已經沒有必要。

於是,劉禪問道:“先生,禪想要去見一見那位聞名遐邇的於禁,不知道可不可以?”

馬良點點頭道:“自然是可以,世子若是相見的話,良隨時可以隨你前往。”

劉禪大喜,當即站起來道:“那好,咱們現在立刻就去!”

馬良想不到世子會立刻要去見於禁,心裏頓時頗為疑惑,問道:“世子你如此心急要見於禁,卻是為何?”

其實這還用得著說嗎?劉禪肯定是要去說降於禁的了。劉禪笑道:“世人皆以為本世子愛文士,卻哪裏知道我亦愛名將呢?”

聰明人一點就通,馬良立刻明白世子的意圖是要親自去勸降於禁。但是他卻說道:“世子且慢。於文則生性頑固,關君侯降階親迎於他,猶不能使之降伏,世子此去,恐怕也隻是徒勞無功罷了。”

馬良的話說得委婉,但是按照劉禪的理解是,馬良的話中似有所指:你劉禪如今隻是初出茅廬的小子而已,資曆老到的關羽猶自不能降伏於禁,你又能做些什麼呢?

劉禪擺擺手笑道:“先生,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於禁乃是曹魏之‘五子良將’,若是能夠為我所用,則不啻是如虎添翼。所以,如今隻要是有一絲機會,禪便要勉力一試的。先生請在前麵帶路。”

馬良聽得暗自點頭,而且觀世子神色態度端正、言談有度,已經完全具備漢中王世子的風範,讓人忍不住拜服。馬良當即恭恭敬敬地為劉禪撥開營帳的門簾。

劉禪此行乃是在寨內活動而已,也不想太過招搖,就隻是帶了趙風與左甫兩個高手隨行,其餘白耳禁衛和豪俠則留下繼續休息。

但是,一路上走來,劉禪不禁感覺有些奇怪。雖然不排除部分士卒是認識自己的,可是他們怎麼私下裏對著自己指指點點的呢?

最後,劉禪忍不住問馬良和諸葛喬道:“先生、阿喬,那些士卒為何對我這般指指點點,有些人還在笑呢?”

馬良與諸葛喬兩人的臉上,頓時露出一個微笑,感情世子酒醉後一覺醒來,昨晚做的那些糗事全都忘到九霄雲外去了。但是這樣也好,免得讓世子的臉上掛不住。

馬良與諸葛喬兩人互看一眼,甚為默契地微微點頭,異口同聲告訴劉禪,他們實在是不知情的,可能因為第一次見到世子感覺到好奇罷了。

聽兩人都這樣說,劉禪也就不再將之放在心上了——被人圍觀,總比如後世英國皇室那樣,經常被人偷拍要好得多吧!

眾人一路行走,一路聊天,倒是很快來到關押於禁的地方。

這是個白色的營帳,在陽光下反射出淡淡的白光,並不刺眼。其大小跟周圍的那些士兵居住的地方,差不多是一個樣式。

隻是不同的是,營帳四周有幾十個士兵手持武器,在嚴密地警戒。那些士兵當然認得馬良,所以也不敢上前盤問劉禪等人的來意。

在劉禪的想象中,既然是關押囚犯的地方,自然要弄個牢房,不想卻是個普通的營帳。劉禪指著營帳略帶疑惑問道:“於禁將軍就在裏麵嗎?”

馬良點點頭道:“正是在裏麵。”然後,他上前為劉禪揭開門簾,劉禪和諸葛喬隨即走了進去,隻讓趙風與左甫兩人在外麵候著就好。

劉禪入內看去,裏麵的布置卻也並不簡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