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之所以在另外三家麵前這樣做,並非說對他們也跟韓龍同樣信任,他隻是要讓這三家人感到時局的緊迫性而已。果然,孫、錢、羅三家就顯得有些慌亂,畢竟一旦荊州境內再燃戰火,自己留在荊州的家財就很難有保障。
劉禪見三家人已經色變,打鐵趁熱地建議這三家人,趕快將存儲在荊州本家的所有錢糧趕快全部運來益州,並且保證益州官府絕對不會染指他們一粒米糧。
劉禪這樣做自然有其深刻的目的。隻要這些錢糧運入益州,就要在益州使用,無論怎麼樣都可以變成是益州人的錢糧。日後益州軍一旦缺少糧草的話,即使花錢從他們手上購買,那也是合算的!
但是不僅三家人,就是韓龍也感覺此舉實在有些為難。劉禪見四人神色有異,細問之下也頓時被嚇了一跳。原來,這四人都感覺自己家裏囤積的糧食數量太大,想要運進益州的話,著實非常困難。
劉禪這才想起來,當年自己巧取豪奪孫家的糧庫的時候,裏麵的糧食足足有十萬石之巨!韓龍的底細劉禪是一清二楚的,他現在每年都會賣出糧食,但是仍然囤積有兩萬石以上的糧食在本家。至於其它三家,家底本來就比韓龍要厚實很多,儲存的糧食恐怕更多!
劉禪打聽之後,他們各家數量果然是駭人:韓家,21000石;孫家存有30000石,錢家110000石;羅家雖然最富有,但是那是在商業,存糧倒是少於羅家,有80000石。
劉禪心頭一算,這些人家裏的糧食加起來足有231000石!恐怕足夠支撐益州百萬居民一年的需要,也不知道他們究竟是用了多久的時間,才能夠儲存這樣的糧食的!
然後,韓龍將自己的憂慮告訴劉禪,他們這樣多的糧食,如果從陸路運輸的話,顯然極不現實。但要是從水路沿長江而上,自己又去哪裏找來如此多的船隻?
劉禪是知道,這些巨富每個人自己都建造有商船隊的,但是顯然不可能太多。韓龍隻好告訴劉禪,他們的商船其實容量也不算都特別大,想要將23萬石運入益州,至少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
劉禪聞言,頓時也感覺頭大,眉頭都緊皺起來,兩年之後那黃花菜都涼了。最後,他忽然靈機一動,大笑起來,因為他想到自己的丈人張飛如今在鎮守巴郡,它的治所就是江州。那裏的水軍不是有大量船隻嗎,也許可以借來一用!
劉禪將這個想法說出之後,四人都是目瞪口呆,因為他們從未聽過有人用軍艦來幫私家商人運送糧食的!
羅通忍不住說道:“世子,這樣恐怕不好吧?要是被漢中王知道的話,我等恐怕要被抄家滅族吧?”
劉禪擺擺手笑道:“羅先生言重了。你們並非是私自動用軍艦,而是由本世子代為提請漢中王,準許我三叔動用軍艦幫助你們。當然,所謂“無利不起早,無色不晚歸”,大家恐怕也是要付出點本錢的。”
四大富商聞言大喜。其實他們當然不會反對將糧食運入益州。益州由於地形因素,一直都非常繁華穩定,糧食放在這裏確實是非常安心的事情。如今又有世子劉禪如此積極地協助,那自然就再好不過。
五方經過協商之後,決定按照比例,共同出一萬石給益州軍做為酬謝。一萬石那可不是小數目,完全超過劉禪原先設立的心理價位了,當即就到韓龍書房提筆給劉備寫了一封表。
劉備看到劉禪的表,自然是大感興趣,這個時代任何勢力最看重的,那自然就是糧草。這次劉禪繼上次在荊州為自己獲取九萬石糧食後,這次有為自己送來一萬石,當真讓他對劉禪刮目相看!
劉備立刻批書同意劉禪的請示,下令通告巴郡的張飛整頓船隻。自此,四大豪商的糧食運輸問題終於解決,並以最快速度將全部糧食運抵江州。
後來,四大豪商根據益州地形的實際情況,聯合在江州城江邊地區修建一係列糧倉,用以將23萬石糧食全部儲存起來。
但是糧食不可能總是囤積,按照商人的觀念,賣出的時候總需要分銷的道路,所以就又在糧倉附近的江邊開始修建民用碼頭,日後構成了今日繁華的重慶朝天門碼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