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衛營占地不小,三人在裏麵轉悠了一會,一路上就見諸葛融走走停停地跟不少人打招呼,看來他在這裏確實很吃得開。
不過,劉禪再度發現,守衛營裏麵不止守門的人散漫,裏麵的士兵也大多非常懶散。一大早的,他們居然都不進行操練,隻是拿著武器在到處閑逛。看來是因為都城太久無戰事,所以平日裏都鬆散慣了。
最後,三人來到一間挺大的廳堂前,由於這裏是固定駐紮軍隊守衛建業的軍營,所以營帳自然不可能再是帳篷,而是很多固定的房舍了。
這是守衛營裏麵最大的一棟建築,前麵屋簷掛在一塊匾額,上麵隻寫著“府衙”二字,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意思。但是單由外觀來看,劉禪猜測這裏應該是將領處理事務的地方。
整棟建築的牆麵被刷成白色,陽光下顯得有些紮眼,修建的時間應該不會太長,最多不會超過十年。
廳堂正前方有一扇朱紅色大門,屋頂是典型的飛簷形狀,宛若一直展翅的巨鳥,很符合江南建築的風格,無形之中為這軍營增添了一絲威嚴。
此時的門口有兩個兵卒在守衛。他們見到諸葛融之後,其中一人立刻上前諂媚地施禮道:“三公子,您今天來得真早!”他們也根本不去詢問諸葛融身邊的劉禪和趙風兩人的身份。
對這個兵卒,諸葛融的態度倒是顯得稍微熱絡了一些,點點頭指了指劉禪和趙風兩人,說道:“本公子今天帶了這兩位朋友一起過來玩玩。你們都尉在不在?”然後拿出一小塊金子丟給那人,讓兩人拿去分了。
兵卒的臉上頓時笑成了一朵花,連聲向諸葛融道謝,然後又向劉禪和趙風兩人微微施禮,笑道:“我家都尉正在裏麵等著您來呢!您快裏麵請吧?”說著,還不忘將諸葛融三人引上台階,禮節倒是甚為周全。
三人隨即進入。
正前方是一個大堂,如今空蕩蕩的沒有一個人在。他們在裏麵拐了幾個彎之後,終於聽到有男子正在交談說笑的聲音。
然後,便是前方出現一個涼亭,當中有一副石桌椅,兩個男子正在坐著一邊說話,一邊弄著葉子牌。
兩人中的一人星目俊朗,年紀不大,大約也就在二十歲上下,身上穿著一般的便裝。但是從他挺拔的坐姿和身上隱隱透出的氣質,劉禪一眼便可以看出是個典型的軍人。劉禪猜測此人應該就是諸葛融一直掛在嘴邊的“都尉”了。
另一個人年紀要小些,大約二十五六歲的樣子。但是他的身體顯得比較瘦弱,臉色也很白皙,應該是個讀書人的樣子。
劉禪輕輕地捅了下諸葛融,詢問他那兩人的身份。諸葛融微微一笑告訴劉禪,那個強壯者,便是這個守衛營的主將——武衛都尉孫桓。另一個人便是顧家的子弟顧通,顧邵便是此人的族兄。劉禪下意識地多看了顧通兩眼,卻並沒有太在意那個武將。
等到三人走出幾步之後,劉禪忽然驚呼了一聲。因為他已經想起來這個孫桓究竟是誰了。
孫桓在另一個時空裏,不就是那個在夷陵之戰中,先是在宜都城損兵折將,然後敗退到夷陵城,一直堅守到陸遜火燒劉備七百裏聯營,然後順勢出兵,差點逼得劉備走投無路的家夥嗎?
這家夥據說能文能武,二十五歲就官拜中郎將,頗能夠與士兵同甘共苦,所以能夠得到士兵的擁護。那些現在的孫桓應該是在擔任武衛都尉之職了。
劉禪實在是想不到會在這個地方,遇到孫桓這個“仇人”。可是照現在這個什麼建業的守衛營的情況來看,他實在非常之懷疑這個孫桓的能力,是否真的如同史書上麵記載的那般高明了。
如果讓孫桓帶著眼前上守衛營的兵卒去打夷陵之戰,真的可以堅守到陸遜書生拜將,然後雙方堅持數月後,才能夠一把火燒盡蜀軍大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