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雲與華飛到了五台山文殊院,這地方對於劉清雲陌生,但對於華飛來說太熟悉了,不僅是山川地貌,此地的珍禽異獸,華飛看著也是那麼親切。華飛倒是看著親切,可並不代表這些珍禽異獸對他表示親切。就拿山門前的四頭麒麟來說吧!看到華飛之後,雖說沒有敵對的意思,但對華飛卻是愛答不理的,最後甚至把屁股給了對方。
劉清雲看著奇怪呀!這四頭異獸明顯是對華飛有成見呐!看華飛一臉不好意思的樣子,劉清雲也沒有細問,而就在這時候,由文殊院裏麵出來一位小沙彌,這小沙彌隻有十四五的樣子,隻看外貌的話還不及華飛,但實質年齡卻是已經修煉了有數千年了,華飛還得叫他一聲師兄呢?
這小沙彌法號悟法,悟法出來就揭華飛的老底,把個華飛弄得是臉紅脖子粗,劉清雲看的是一陣的新奇,華飛是他的頂門大弟子,在這些徒弟當中,華飛是最穩重的,平時也顯得有點兒不苟言笑,劉清雲實在想不到,華飛竟然也有這樣的一麵兒,看來在文殊院的時候,也沒少惹出笑話來。
悟法之所以出來就打趣華飛,是見他神情嚴重,一副心事重重地樣子,為了緩解他的情緒,等會還要見菩薩呢?這是為了讓他緩解心情的。見華飛沒有先前的凝重神情,悟法轉身對著劉清雲施了一禮,就把他們請進了山門。
劉清雲在悟法身後,華飛在後邊半步緊跟著,三道身影在穿過牌樓的時候,光華一閃,身影消失了。等再出現的時候,劉清雲隻見眼前殿宇疊嶂,一層層的殿宇佛光繚繞,悟法領著兩人繞過一層層的大殿,每座大殿中都有不少的僧侶,有參禪的,打坐的,有下棋的,還有練功的。這些僧侶看見劉清雲他們,一個個兒都交頭接耳,劉清雲他們都不認識,可華飛是個熟臉兒,話題也是圍著華飛的。
劉清雲他們做走過這些大殿的時候,劉清雲也沒有細聽他們說些什麼?無非就是低語華飛回來雲雲的話題。悟法一直領著他們走過十七層大殿之後,一轉彎兒沒有再繼續往前麵的大殿走去,而是順著一條玉石甬路穿過一座偏殿向著一處僻靜的所在走去。
曲徑通幽,劉清雲一邊走,一邊四處打量,這地方和前麵的殿宇風景自不一樣,甬路兩邊風景秀麗,兩旁怪石嶙峋,生長的奇花異草隨便挑出一株,那都是上了年號的珍惜靈藥,看那蒼鬆翠柏,枝杈伸展似虯龍,異獸跳躍步履健,珍禽啼鳴似歌吟,溪水長流滾靈霧。氤氳之氣流轉間,不同的仙花瑤草爭奇鬥豔。
劉清雲一邊看,一邊讚不絕口,心裏直說:我這是到哪了?這裏該不會是文殊院的後花園吧?看看這一株株的仙花瑤草,每一株至少有四五千年的樣子,那些蒼鬆翠柏就更別說了,挑出一棵來,七八個小夥子抱不過來,恐怕沒有一萬年也差不多少?
劉清雲這麼想,其實也不算錯。這處所在,雖說不是五台山文殊院的後花園,但也差不太多,這裏是文殊院的藥園。此時劉清雲隻看四周圍的靈藥仙花瑤草了,他就沒有發現,華飛在進入這裏的時候,臉上露出了懷念的神色。
劉清雲就這樣隨著悟法一直往前走,走了能有半柱香的時間,眼前豁然開朗起來,劉清雲就發現,他們到了一處山崖邊兒上,這座山崖並不是齊刷刷的那種陡峭山崖,而是好似帽子的形狀,就跟那鴨子嘴一樣,探出去老大一塊。探出去的崖壁麵積可不小,能有十幾畝地那麼大,在崖壁的上麵有一座涼亭,涼亭能有五間房打通的麵積,紫玉的地基,漢白玉台階,四周圍圈著玉石欄杆,八根三人合抱的朱紅大柱子挑著穹頂,在八個角上還懸掛著驚鳥鈴。
劉清雲跟在悟法身後順這二十四等台階上去,抬頭往上瞧,涼亭上的匾額兩個大字卻塵。劉清雲看了一眼,微微點頭就隨著悟法登上了卻塵亭。
到了卻塵亭,劉清雲發現,在卻塵亭的正中央位置,擺放著一隻巨大的丹爐,這丹爐雖說趕不上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但看得出來,這丹爐同樣是一件了不得的寶物。丹爐的兩邊,還擺放有兩排玉石架接案,上麵都是小抽屜,抽屜上還有細密的文字,劉清雲隻是那麼掃了一眼,他就看明白了,這些抽屜裏麵應該全都是靈藥。架接案上除了這些小抽屜之外,也有不少葫蘆和玉瓶,上麵都是帶著標簽兒的。
劉清雲對於這些,同樣的是掃了一眼,也沒有來得及細看,隻是心裏在想:這是幹什麼?看樣子,這裏應該是一處煉丹的所在,怎麼跑到這兒來了?
劉清雲心裏想著,微微轉頭看向華飛,隻見華飛跟在自己身後,兩隻眼睛在這四周的架接案上不住的觀瞧,一邊看一邊低語:“沒變,都沒變,還是原來的老樣子。”華飛說這話的時候,兩眼帶有深深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