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眾議聚妖族 聞仲繞口才(2 / 2)

這聞仲此話說完,玉帝眉頭微皺,嘴上沒說,心理卻說:廢話,這還用你說呀!我不是為難嗎?向你問一下你對此事的看法,你看看你回答的是什麼?

玉帝心裏這麼想,就不打算被聞仲這麼糊弄過去,他把手一擺:“文曲星君,好比汝適才所言,妖族勢力重聚,事關三界大事,爾所說的這些寡人都明白,正因為如此,寡人才要征求一下爾等的意見,汝隻說對於此事,有什麼看法便可?”

玉帝話語挑的更直白了,聞仲沉吟了一下:“嗯------,這----。陛下,陛下既然問起,老臣那就說一說自己的拙見。”

聽聞仲這麼一說,玉帝身子不由得正了正身子:“愛卿有話隻管講來,不要有什麼顧忌?”

聞仲點點頭,稍是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他這才開口。聞仲為人正直,心中有什麼?他嘴裏就說什麼?既然已經被玉帝問到這地步,他也就不顧忌什麼了?聞仲上言:“陛下,關於重聚妖族勢力之事,眾位聖賢的法碟陛下適才也說到了,此事連眾位聖賢的意見也是不一,老臣又能有什麼好的拙見?但陛下既然已經問到了老臣,老臣隻能直言不諱了。眾位聖人中對於妖族勢力的重聚意見不一,不能說他們所說的沒有道理,大老爺和二老爺言及此事要謹慎對待,而三老爺和女媧娘娘的意思是給妖族一個機會。陛下,這兩個看似意見不一,但老臣則是認為還是有共同點的。”

聽聞仲這麼一說,甭說玉帝了,就連聯合奏本請求重聚妖族勢力的眾人都愣住了,玉帝心裏雖然疑惑,但還是點點頭:“卿家有話直說,你這所說的共同點在哪裏呀?”

聞仲微微點頭:“陛下,大老爺和二老爺法碟上不是說了嗎?對於妖族勢力重聚之事,事關三界大事,要謹慎對待。為什麼謹慎?不就是顧忌當初妖族乃是天界之主,生怕他們生出不臣之心嗎?若是重聚妖族勢力?在有心人的推動下,再生事端。陛下,老臣這麼分析可對呀?”

玉帝點點頭:“卿所言極是,關於重聚妖族勢力,不但兩位聖人會這麼想,寡人和眾位卿家心裏想必多少也有此憂慮?”

聞仲這時候同樣微微點頭往下說:“陛下,兩位聖人的擔心亦是我等所想,妖族勢力的重聚,的確有此憂患,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在老臣看來,兩位聖人的意思是這樣的,要想重聚妖族勢力也行,但誰又能保證妖族不念及昔日的榮耀,再生事端呢?若是能保證妖族勢力重聚之後,不會再生事端,我想大可以重聚妖族勢力。否則兩位聖人也不會用謹慎對待這句話來做說辭了。這樣想來,兩位聖人其實在內心之中還是有心給妖族一個機會的,所以老臣認為眾位聖賢的法碟有共同之處。”聞仲這話說完,對著玉帝躬了躬身。

等聞仲這話說完了,在場的人有不少人心裏暗挑大拇指,高-----,難怪人家做文曲星君,這話說得太高明了。饒了這麼大的一個圈兒,最後不但表達了自己對此事的看法,還把話說得這麼圓滑,別看暗中表達的是自己的看法,實際上是借用兩位聖人的口說出來的,這彎彎繞兒的話說得太高了。

玉帝目光深長的看了一眼聞仲,玉帝執掌天庭這麼些年,能不知道聞仲的心思嗎?這時候玉帝已經清楚了。玉帝清楚什麼了?這聞仲想當初也是截教門下,他說出這番話來顯然是站到截教教主三老爺一邊兒了。說的白一點,他是用文字上言語的漏洞,把話轉到通天教主一邊兒。老子和元始天尊說要謹慎對待,但並沒有說就不同意此事了,這就給了聞仲做文章的餘地了,聞仲也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才把話說的這麼圓滑。

聞仲之所以這麼說,他可不隻是偏向自己的師門,不是因為通天教主是自己的師長就這麼說的,咱沒說嘛!這聞仲為人正直,在他看來,的確,妖族昔日犯下大錯,但時過境遷,這麼些年了,它們也被打壓了這麼些年了,該受的罪也受了。這次大劫將至,理應給它們留一條後路,所以聞仲才這麼說的。這話聞仲還不能說的過於漏骨,適才饒了這麼一個彎兒,表示了自己對此事的看法。這樣一來有三個好處,一是暗示了自己的看法,二是表示了對自己師門的支持,三是還不算反駁大老爺和二老爺的意思,不說了嗎?謹慎對待,我可是相當認可這說法的。

玉帝手捋著胡須看了看聞仲,別說,雖然聞仲給自己饒了老大的一個彎兒,但玉帝心中卻是不住的點頭,心裏直說:對呀!按照聞仲的說法,這的確是沒錯的。大老爺和二老爺並沒有明確的表示不同意妖族勢力重聚,這就是說他們其實也是願意給妖族一個機會的,隻要想辦法使妖族勢力重聚後,不再生事端就可以了。可話又說回來,此事誰有能辦得到呢?誰又能保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