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玉帝兩為難 天地自有度(1 / 2)

誰也不會想到,劉清雲的奏本會是為了申公豹而上奏的。劉清雲這奏本一講出來,這下可捅了馬蜂窩了,天庭大多數的仙官,都是死後封神上來的,這些神仙,有很多都是因為申公豹而登上封神榜的。若不是申公豹的挑撥離間,這些人也不會死後封神,成為受天庭管束的神仙了。

這頭一個蹦出來的,就是武曲星君,武曲星君頭一個反對劉清雲的奏本,他一站出來,隨後又有不少神仙站出來反對劉清雲的奏本。而且武曲星君還向上奏本,參奏劉清雲不明是非,不分善惡,上奏玉帝免除劉清雲的大周天都禦史之職。

劉清雲聽了甚是不服,他也說出了自己奏本的理由,申公豹雖然有恩於劉清雲,劉清雲也承諾過要為他上奏玉帝,但這並不代表劉清雲不知道申公豹是個什麼樣的人?他也知道申公豹有搬弄是非的毛病,但天道有數,萬事有度,以孫悟空大鬧天宮的罪行,佛祖也隻是把孫悟空困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罷了,反觀申公豹,他則是受困北海已經有近兩千年了,這麼長的時間,就算是有什麼罪孽?也贖的差不多了?就因為想到這層,所以劉清雲才上本的。

劉清雲說出了自己的理由之後,玉帝沉默了,細細琢磨劉清雲的話,他說的不無道理,申公豹受困北海,遭的罪就不用說了,光時間上算,就已經超過了孫悟空。若是把他們所犯下的罪行對比一下,相對來說,孫悟空犯下的罪行要高過申公豹。可現在孫悟空已經修得正果成就了金身,反觀申公豹還在北海受苦,這樣一想,對申公豹的懲罰的確過重了。

玉帝想到這裏微微皺眉,慢慢地撩起眼皮看了看劉清雲:“劉清雲,你所說的這些話,也不無道理,申公豹雖然罪行累累,但這些年來受困北海,他所犯的罪行也差不多贖清了。嗯-------。”

玉帝的話剛說到這裏,還不等玉帝再往下說,武曲星君已經憋不住了,玉帝的話雖然隻說到了一半兒,但聽話裏的意思,玉帝是相當認同劉清雲的話。玉帝認同劉清雲的話,那麼就有可能饒恕了申公豹,玉帝是金口玉言,這話要是說出來,想要收回去可就不容易了,所以武曲星君還不等玉帝把話說完,就把玉帝接下來的話給攔下來了。

武曲星君向上叩頭:“陛下,不可呀!不可。劉禦史這叫強詞奪理,有道是萬事自有緣法,申公豹怎能和鬥戰勝佛相比?鬥戰勝佛得道初期皆因性子頑劣,才闖下大禍,但勝佛他的內心卻是心地純良,再加上他與佛門有緣,是以佛祖才鎮壓了他五百年。而這申公豹則不同了,當初拜在玉虛門下,就因為他品行不端,才被二老爺逐出門牆,這東西後來拜在三老爺門下,但惡習不改,依舊搬弄是非,被二老爺抓住之後,二老爺依舊給了他機會,是他自絕道家門牆之外,才被封印在北海海眼的。陛下,這申公豹惡習累累,罪孽滔天,就因為他,西岐血流成河,白骨堆積如山,眾仙神更是遭劫,這樣的東西漫說鎮壓一兩千年,就算是幾萬年,幾十萬年,幾百萬年也不為過。”

武曲星君說完話,那些和武曲星君一起跪倒的眾仙官不住的點頭,表示完全讚同武曲星君的話。這些仙官全都一個動作,向上叩拜阻止玉帝發下法旨饒恕申公豹。

看著大殿上的眾仙官,玉帝擺了擺手:“眾位愛卿,都平身吧!寡人雖然有些讚成劉清雲的話,但並沒有放了申公豹的意思。”

聽玉帝這麼一說,滿朝的文武就是一愣,就連劉清雲也不例外,王母娘娘側頭看了看玉帝:“陛下,你這話又是從何說起呀?這不是互相矛盾嗎?”

玉帝手捋須髯苦笑了一下:“唉!劉清雲,並不是寡人不知天地有度之理,你也看到了,這申公豹可是犯了眾怒的,這麼些年過去了,他所犯下的罪行,依然使得眾位被他所害得眾神怨氣難消,寡人總不能不顧忌眾卿的感受。另有一點,申公豹乃是三位教主親自傳法碟鎮壓封印,寡人怎能越鞠私自傳旨饒恕了他呢?即便寡人準了你的奏本,也得有三位教主點頭才行啊!”

劉清雲聽了玉帝的解釋,他心中忍不住歎了口氣,玉帝所說沒錯,隻看眼前的架勢,他就知道今天的事情不好辦,有道是法不責眾,這麼多的仙官反對,玉帝是不可能因為一個申公豹,而排除眾臣的異議的。而且玉帝說的後邊的話也沒錯,把申公豹鎮壓海眼,是三位教主親自下的法碟,玉帝即便執掌三界,可也不能獨斷三位大佬的法碟,這事情沒有三位教主點頭,玉帝是不可能下法旨饒恕申公豹的。

劉清雲想到這裏一陣的無奈,心說:申公豹,並不是我劉某不盡力,我已經向玉帝奏本了,奈何?你得罪的人太多了,瞧瞧這些仙官,一提到你就咬牙切齒的,你若是在他們跟前?恐怕被啃得連骨頭都不剩了。

劉清雲晃了晃腦袋,他還是有點不甘心,即便不能使申公豹脫困,但也得減輕些他的痛苦才行,因為這是自己當初應承對方的。申公豹被困北海海眼,那海眼每過十五天就會發起一次寒潮,這些年來,申公豹不知道受了多少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