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化緣修廟宇 林中傳法訣(1 / 2)

劉清雲問起天淨根由,天淨看了義心義明一眼,口打唉聲:“唉---,也難怪義心反應這麼大,說起來都是我們沒照顧好他們。”劉清雲皺了皺眉:“是什麼呀?你倒是說清了呀?”淨天開始述說事情的原因。

原來淨天和淨玄他們並不是雲遊的道士,他們有自己的廟宇。小廟不大,但憑著廟裏的香火不錯和淨天他們懂得法術,平常幫百姓們除災辟邪,日子過得相當不錯,而且還有些存行。

可是在六年前發生了變化,他們所在的地區鬧起了旱災,整整一年,連一顆雨旮嗒都沒掉。地裏的莊稼全旱死了,百姓們沒吃的各想門路,有親的投親,沒親的靠友。有那三不靠的,就到外鄉去要飯。還有些老弱婦孺出不了遠門,他們就挖野菜扒樹皮吃。不管怎麼樣?這頭一年過去了。到了第二年,旱情依舊,老天沒有一點兒下雨的意思。這樣的旱情一直持續到了後半年,眼瞅著都立秋了才下起了雨。

老天也好像和這地方開玩笑似的,這雨還下起來沒完了。一連一個半月,沒有一個是晴天。這回好,鬧的當地是大河翻濤,小河泛濫。不管在哪找一塊地方,都能養魚了。連連的大雨引起的洪水,衝毀了許多的村莊。被洪水衝走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即使有的房屋沒有被大水衝走,也被連天的大雨澆塌了。被倒塌的房屋,悶在裏麵的也不在少數。一年多的幹旱,沒餓死多少人?可這一個多月的大雨,卻害死了不知多少人?最後老百姓全都舍棄了故地,背井離鄉去避難。連縣太爺都撤離了縣衙,縣官都跑了。

淨天和淨玄他們的廟是在半山腰,洪水他們倒是不怕。可這大雨帶來的其他災難受不了哇?連綿的大雨使山上的土壤飽和,土地抓不住山石產生了山體滑坡。淨天他們的小廟就在山體滑坡的邊緣,結果小廟有一半跟著下去了。慶幸的是跟著下去的那一半兒沒住人,可是廟上的積蓄和糧食全在那一半。結果可想而知,淨天他們這一下就變得一無所有了。

等連綿的大雨過去之後,淨天和淨玄他們看了看毀壞的廟宇,他們一算賬,當時就咧嘴了。這座小廟是他們的師傅,一磚一瓦化緣化來的。這些年來,他們對小廟精心倍製,有一點脫漆的地方就趕緊刷。有一塊瓦壞了就趕快換。可沒想到,到頭來還是毀在了他們的手上。兩人全都想修複廟宇,可一算賬需要至少三千兩白銀。廟上的積蓄,全都跟著山體滑坡走了。上哪去找三千兩銀子呀!廟上的糧食也沒了。最後他們師兄弟一商量,帶著自己的徒弟下山,遊走四方去化緣。等銀子化夠了,再回來修繕廟宇。

可事說起來簡單,要是做起來可就難了。別看說起來是化緣,那和手心朝上要飯有什麼區別呀?師徒四人一路上化的緣都不夠開銷的。後來淨天和淨玄一邊化緣,一邊幫人除鬼捉妖掙些錢。要是遇到大戶人家還能多給倆錢,遇到困難的人家,不但白做工,有時候還周繼一下。師徒四人可以說日子過的相當的緊吧。

看義心的一身穿著,和菜色的臉色就能看的出來。那時候的義明剛十二三歲,義心就更不用說了,還不滿十歲。這麼小的兩個孩子就跟著淨天和淨玄四處瓢潑,受的那苦那就別說了。平常緊衣縮食,那衣服實在沒法補了才扔掉。別看義心身上穿的衣服不利索,那還是他最好的衣服呢?這次徐景峰和馮思明答應要是除了影魅,就會每人給他們一千兩銀子的報酬。二人加一塊兒,那就是兩千兩。師徒這幾年,受盡了苦楚,已經攢了一千三百兩銀子了。要是再加上這二千兩銀子,那就夠他們重修廟宇的了。

可是劉清雲追查影魅心急,他們師徒根本沒來得及,向徐景峰和馮思明要銀子。劉清雲就急急忙忙的走了。劉清雲一走,他們那還有時間要銀子呀?也跟著劉清雲走了。眼瞅著修廟的銀子湊夠了,就這麼眼睜睜的錯過了,義心他能不著急嗎?

淨天和淨玄好麵子,他們沒說什麼?義明歲數也不小了,他也沒抹得開提。可義心就不一樣了,這孩子不但聰明,而且性格很衝。這一路上他沒有追上劉清雲,劉清雲可算自己停下了,他能不找劉清雲算賬嗎?事情的原因就是這樣的。

淨天一臉尷尬的說完,再看劉清雲。這時候,劉清雲從石頭上站了起來。他走到義心的跟前,伸手摸了摸義心的頭。劉清雲心裏很不是滋味,這麼小的孩子,就跟著淨天和淨玄四處漂泊。這可不是什麼遊山逛水?平常吃不好,穿不好。這麼小的孩子怎麼熬過來的?

劉清雲長出一口氣:“嗨----,義心。你就別難過了,不就是翻修廟宇的錢嗎?這事簡單,你看這是什麼?”劉清雲說著手一翻,手裏出現了一個金元寶。這塊金元寶沒有五十兩也差不多。劉清雲把金元寶往義心的手裏一塞:“拿著,這是給你的零花錢。等到了大些的鎮店,自己買幾身喜歡的衣服。”義心手托著金元寶眼睛都直了,旁邊的義明咽了口吐沫。劉清雲又拿出了一塊金元寶塞給了義明:“拿著,我哪能厚此薄彼,不給你呢?以後多吃些好點兒的,瞧你們的臉色難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