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習練(2 / 2)

但此刻看著這一海碗,辛夷並不討厭,瑩白湯餅金黃蜜醬,湯頭清澈桂花如星,光看就令人食欲大動。

辛夷拿起竹子削的著,迅速下了肚,熱湯頭桂花蜜(注),在她五髒六腑化開,傷痛也似緩了些,她想著無論如何要跟常驀光道聲謝,便搖著四輪車出屋尋他。

這是她自來穀底,第一次踏出門,但屋外湖光山色,還是讓她陡覺神清氣爽。

三麵翠峰環抱,一溪玉帶蜿蜒,林深葉茂望之不見邊際,石峰列岫,穀壑迤邐,一線也,白霧漸爽舒朗,群峰或直或欹,芳草嘉樹穿繞而過,綠意含冷,密不透光,壑深壁峭,一步一悚(注4)。

這就是辛夷能看到的全部了。再遠的,就是綠得幾乎發黑的林子,霧氣朦朦朧的,半點人蹤也無,隱約能看到環形的匠人活計,連在樹之間,鑿在地成片,有木件有鐵卯,似乎就是常驀光所,阻攔野獸護家護院的機關,不過幾刻間,辛夷已親眼看到幾隻不知好歹靠近的猛禽,觸動了什麼,就托著血淋淋的腿尖叫著跑開。

林子深處,時不時傳來大蟲吼叫,各色長蟲鋪窩,撲棱起的丈許大鳥,怪叫聲瘮人。

儼然除了溪水邊這一處,周圍都是猛禽異獸的窩兒,隻有拉長脖子,往數十裏之外,能見得早食的炊煙,才隱約有人的村落。

所以常驀光的住處,是方圓數十裏,唯一的安全,也是唯一的孤島。

辛夷打了個寒戰,不由加快了腳程,循溪下行,地勢伏落,出現了一泓深潭,潭邊大石磊落,潭水奔流亂注,水速極猛,激起膝高的浪花,而譚邊峭壁上有入石三尺的水痕,似乎發水時會有瀑布奔流。

而常驀光,便立在潭水裏。

辛夷搖四輪車的指尖一滯,忽的就愣在了原地——

男子手中一柄細長刀,在習練刀法。玄衣被蹆至腰間,露出上半身,緊密的肌骨線條像刀辟出來的一般,沒有一絲多餘,能看出來必是十年如一日的習武,才能讓那身肌骨,自己就煉成了刀。驚奇的是這般練家子,皮膚卻很是白皙,不知是不是被清晨的日光一鍍,流轉著玉石的質感和光芒。

他長刀揮舞,刀法利落,齊膝的溪水湍急,下盤卻極穩,一招一式,更添輕巧優美之感,所謂舉重若輕,隻怕若字都還得去掉,似水麵上點水撲翅的白鷺。但見銀線快如蛛網,刀落連空氣也斬斷,濺起溪水白浪,刀影還未至,殺機就至了。

辛夷此時才明白,什麼叫就算不懂,也明白是極好。

注釋

1湯餅:湯餅即古代的麵片湯,係將調好的麵團托在手裏撕成片下鍋煮熟。湯餅後來又叫煮餅。湯餅後來發展成索餅,《釋名疏證補》:“索餅疑即水引餅,今江淮間謂之切麵。”《齊民要術》記“水引”法:先用冷肉湯調和用細絹篩過的麵,再“揉搓如箸著大,一尺一斷,盤中盛水浸。宜以手臨鐺上,揉搓令薄如韭葉,逐沸煮。”

關於湯餅在當時的盛行,描述摘選自文學家束晳《餅賦》。

桂花蜜:周代後期,人們以蜜作食品,封建貴族間以蜜作饋贈之禮,其時已有蜜漬的果實。所食之蜜,皆為岩石、林木、土穴間野蜂所產,因而稱為石蜜、崖蜜、岩蜜、木蜜、土蜜等。至遲東漢時,已有人工養蜂產蜜。魏晉南北朝至隋,有蜜餞、蜜蟹等食品。蜜多由南方貢獻至中原。宋以後,廣泛用於菜肴、糕點、醫藥。

4山色描寫:改寫自徐霞客《遊黃山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