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衝繩,對於日本人,意味著什麼,所有的日本人都知道。一種絕望的悲情情緒在整個日本國蔓延。這種情緒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令人恐怖的。長期以來,一直被壓製著的日本人民族性格中的那種冒險與嗜血本能,被各種因素激發和引爆了。
一種可怕的思潮在日本國滋長並蓬勃發展。
這種趨勢,已經引起日本周邊國家的注意,特別是中國政府,對於日本國內出現的這種複活的軍?國主義思潮,表示出了足夠的重視和擔心。
中國政府派出的特使,穿梭與美俄日韓朝這幾個日本國近鄰國家,希望通過協商和談的方式,壓製住這股軍國主義思潮死灰複燃的趨勢。但是,各個國家處於各自本國利益的考慮,對於這種恐怖的能引發世界性戰爭的危險性認識不夠,沒有給與足夠的重視。而有些國家,出於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甚至在暗中資助這種局勢的惡化。
日本政府,原本扭扭捏捏的加以掩飾的擴軍備戰計劃,現在變得更為透明了。所有人都看到了日本人的這種危險苗頭,但是,所有的國家和勢力,都沒有拿出具體的辦法,製約日本人的這種冒險行為。
方紀新這一段時間,案頭上擺放的各種日本國積極備戰的秘密資料,堆積如山。無需判斷,日本人準備要動手了,現在所要考慮的是他們會以什麼方式,什麼時間在哪裏動手。作為曆史積怨已久的東亞兩個世界性大國,雙方對於戰爭的準備工作,一直沒有停頓過。
依照方紀新的個性和想法,早在兩年之前,在衝繩地區的軍演時期,自己就會找機會一舉消除日本國的戰爭潛力和戰爭機器。但是,他說話不算數,沒有決定權,不能像幾十年前自己手中擁有軍隊時那樣可以萬惡誒了國家的長治久安和整體利益,不顧個人得失地直接將個人想法變為實際行動,實際的軍事行動。
方紀新了解現在中央上層的想法。長期以來,隨著中國以國民經濟發展為代表的綜合實力的持續性高速增長,關於中國威?脅論的言論就沒有間斷過,現在這個時期,這種論調,在日本人和美國人的鼓吹下,甚囂塵上,這種言論從外部環境上,製約著中國軍隊的進一步發展。
同時,幾十年來,未發生一場戰爭,尤其是大規模戰爭,已經使中國國民,漸漸產生一種享受安逸,居不安思危的惰性。特別是對中國軍隊戰力的盲目自信,已經讓國民的戰爭意識淡漠得近乎被忽略的地步。
作為情報界的老大,掌握著世界各個國家軍隊建設的第一手信息,對於各國軍隊的戰鬥實力,有著清晰了解的方紀新,知道自己國家軍隊的整體實力,在世界軍事大國中的實際排名。
實話實說,排名很不理想。雖說這些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對於軍隊的投入水漲船高,軍費開支不少,但是,這些軍費和美國和歐洲相比,並不占優,先進裝備投入部隊不少,但是,這種投入,隻是小規模的投入,並不是大規模的換裝,有些部隊,現在裝備的武器,還是本世紀前十年的裝備。
當初,為了支持巴基斯坦軍隊對印度軍隊的作戰,上級決定將裝備一線部隊的大批先進裝備,以成本價轉讓給巴基斯坦國,方紀新是投了支持票的。部隊裝備需要在實戰中檢驗作戰效能,支持巴基斯坦軍隊是為了從中國南部打開一條通向海洋的出路,這種宏大構思他是舉雙手支持的,但是,事情後來的演變,就有些出乎他的預料了。部隊在轉讓大批先進裝備之後,按照常理,是應該把更為先進的裝備交付部隊,但是,實際情況恰恰相反,在支援了大批先進裝備之後,由於受國民經濟整體協調性均衡發展等理由的製約,更為先進的裝備,並沒有交付給一線作戰部隊,相反,發放給各個一線部隊的武器裝備,居然是那些封存的作為戰略後備的舊式武器,這一舉動,雖說軍方極力反對,但是,最終還是成為了現實。
看著那些手拿著舊式裝備,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的戰士,方紀新欲哭無淚。日本人現在正磨刀霍霍,隨時揮出屠刀,而自己的國民,卻依然沉醉在安逸生活之中,對於戰爭的氣息茫然地置若罔聞。
這種強烈的反差時時刺激著方紀新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