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節:水資源戰爭初步顯現(1 / 2)

2045年春天一過,一場全球性幹旱,席卷了這個曾經海水覆蓋率達90%以上的星球。這場大麵積的幹旱,對於人口已達70億的星球,不啻於一場巨大的災難!

黃河斷流了!

恒河成了小水溝!

亞馬孫河的河水流量,降低到平常年份的三分之一……

水,水在哪裏?

所有的人,都將尋找的目光,投向這個曾經被人忽視的尋常物質上。

不打不承認,郭川對於商機的把握,確實有著超出常人的敏銳性和預判性,早在2044年上半年,出現大麵積春旱時,郭川就建議徐氏集團的科研人員,在以往的海水分離設備的基礎上,研製一種更加節能,更為便捷,適合各類人群使用的海水淡化設備。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已經達到技術一流,使用便捷,實用性強的特點。

徐氏集團能夠在短短一年時間內拿出這麼多種類齊全的海水淡化設備,得益於他們多年以來參與軍事裝備研製積累的雄厚科研實力。

中國海軍的航母、大型水麵艦隻以及潛艇內的海水淡化設備,均出自徐氏集團之手。徐氏集團的科研人員,隻是在原有的技術基礎上,結合民用特性,進行了一些改良!

徐氏集團生產的海水淡化設備,最大的特點就是針對不同的客戶,提供不同的與之相匹配的供電設備。居住在海邊的居民,可以就地取材,依靠風能、太陽能以及潮汐能,實現設備能源的自給自足。完全符合低碳生活的標準!

更讓人無可挑剔的是,根據不同的使用者,徐氏集團能夠提供從家庭、社區、到大中型城市所需的不同類型的大中小型品種齊全的各類型號的設備!

徐氏集團生產的海水淡化設備,已投入市場,就呈現出產銷兩旺的喜人局麵,產品供不應求。

在訂貨單大於生產能力的時候,徐氏集團采取貼牌生產的方式,將一些中小型海水淡化設備的訂單,分包轉包給一些生產製造能力的國有和民營企業,這種靈活的方式,使徐氏集團生產的海水淡化設備,迅速占領了國內以及國際市場份額的63.7%。

從南美到中東,從歐洲沿海國家到非洲各國,前來訂貨的客戶,擠破了門檻。

郭川的出色表現,讓郭純第一次真正了解到,自己的這個寶貝兒子,已經完成了從男孩到男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雙重轉變!

他可以再商場獨當一麵了!

嗬嗬嗬,兒子終於比‘他’強了。

創業難守業更難,從某種方麵講,郭川確實比‘他’勝出一籌。

沿海國家,可以利用海水淡化技術,解決燃眉之急,那些內陸型國家,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們眼裏,隻能盯著地表上流淌的那幾條河流!

西北、華北大旱,旱情嚴重。就連以往雨水充沛的西南地區,也開始出現了水荒。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雅魯藏布江大壩,提前截流。自雪域高原滾滾而下的雪水,沿著第二條南水北調輸水線,向西北青海、甘肅、山西、陝西和內蒙諸省,開始輸送水源。

這樣一來,印度人不幹了。

他們在第一時間,向聯合國提出了訴訟,但是,沒有人理會。連一向以道德楷模的美國人,這一次也閉上了嘴。

美國和加拿大兩個曾經親密得像自家兄弟的國家,正在為密西西裏河的河流改道問題,相互攻訐著吵鬧不休。美國人在密西西裏河上新建大壩不說,還徹底更改了河流自然走向,把流向加拿大的河水,徹底堵絕了!

有人帶了頭,幾乎在同一時間內,世界各國,占據河流和水域上遊的國家,采取了相同的舉措。

非洲一些小國,因為水資源問題,開始爆發激烈的武裝衝突了。水資源戰爭的危險初步顯現!

印度人急,加拿大人急,世界各國都在著急。

特別是日本人,有點急火攻心了。

日本海岸線綿延不絕,應該說,實施海水淡化技術獲取水源,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由於先期準備不足,再加上這場幹旱的突然性,日本國內的海水淡化設備生產廠家即使是滿負荷生產,也難以滿足需求。

而且,日本國內企業,生產的海水淡化設備,產品單一,基本以大中型海水淡化設備為主,並且缺少配套的能源供應裝備,很難讓用戶滿意。

不得已,他們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隔海相望的西邊近鄰——中國。

出乎他們預料的是,對於他們的購買要求,中國人似乎並不買賬,總是找出各種理由推脫。比如說生產能力有限啊,訂單太多了,如此等等。就是不給貨!

這讓日本人很鬱悶。同時也讓他們進一步看清了中國人的‘嘴臉’。這些對人總是麵帶微笑的支那人,亡我之心不死啊!

既然他們有這個心,那我們還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