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節:棉蘭島上的迷霧(2 / 2)

這種不指名道姓的影射,比直截了當的職責更富有殺傷力,文章刊登出後,一場針對日本政府的聲討聲,在十四億中國人中蔓延……

徐巍對於國內風起雲湧的聲討活動,並非沒有關注,但是,他的主要精力,卻被另一件更棘手的事情所牽製了。

原以為,對於來自中國的軍隊,棉蘭島居民,會拿出最真摯的熱情,夾道歡迎。但是,真正踏上這片土地之後,徐巍發現,事情和自己最初的想象,相差十萬八千裏。

迎接自己和自己手下的這一批戰士的,不是鮮花和掌聲,而是冷冷的白眼和零星的槍炮聲,島上的居民,好像並不歡迎這支來自千萬裏外的,和自己流著相同的血,流著相同的淚的軍隊。

徐巍率領部分軍隊,登陸之後,和島上居民的初次接觸,居然是這樣一種場景,這是包括許偉在內的所有中國士兵,沒有料想到的。

帶著手下的戰士,在島上的碼頭轉了一圈後,徐巍決定,讓自己的戰士們,沒有遵照印尼人要求部隊在島上駐紮的安排,而是在登陸艦上留守。任何戰士離艦上岸,必須要經過徐巍同意並授權後,才能離開登陸艦。

這道讓人不解的命令,在戰士當中,引起了一些猜忌:團長這是怎麼了?就是整人,也沒有必要采取這種方法吧?!

不解歸不解,但是,命令還是要執行!

海上生活和陸地生活最大的區別就是生活和活動空間的限製!在艦船上生活的人,對於自由,特別是自由活動的空間的渴求,是常人難以理解的。在這種精神世界方麵的訴求麵前,生活條件的差距,相對來說,還要小一些。

對於長期生活在艦船上的海軍來說如此,對於長期生活在陸地的陸軍來說,這種局促感和受迫感更為強烈!但是,軍令就是軍令,沒有人敢觸犯。

登陸艦靠岸時,是在印尼海軍的引航進行的。

在靠岸時,徐巍和登陸艦艦長,發現和注意到一個細節,前方引航的印尼艦隻,在引航過程中,一直沒有停止過對岸上建築物的炮擊。這種不尋常的舉動,引起了徐巍的警覺。

在接受命令之前,和政委以及團黨委的一般人,商討過各種可能出現的狀況,但是,這一種場景,還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上岸之後,徐巍很快明白了印尼人采取那種方式的隱匿危害。

限製部隊登島,從某些方麵講,就是避免這種誤會的進一步擴大!

和印尼人一起來,很容易讓島上的居民誤解為是印尼人請來的幫手,而且,印尼人的小動作,好像也是在向島上居民暗示這種關係。

無論如何,不能上印尼人的圈套。雖然,登島並在島上駐紮後,向島上居民做廣泛的宣傳解釋工作,也能消除這種負麵影響,但是,效果如何已經島上居民的接受程度,不好說。誰知道印尼人在這當中,還會采取什麼樣的小動作?!

目前為止,這裏還是印尼人的地盤,他們采取任何行動,都有著很大的便利!如果利用充分,這種便利很可能轉化為勝利!

雖然,到目前為止,徐巍還沒有猜測出上級,特別是政府決策層的意圖,但是,有一點他很清楚,軍隊,多做事但是少惹事,是本分!

各國之間,關於在南中國海軍演產生的衝突和糾紛,當以何種方式解決,還是一個未知數,徐巍和他手下的戰士們,也對自己在棉蘭島執行任務的前景,充滿著撲朔迷離的迷茫感!

幾百米外的棉蘭島上,陽光明媚,但是,在徐巍和他的戰士們眼中,卻是充滿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