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節:不消停的印尼人(1 / 2)

日本人,還在為自己流入的外國資金擔憂時,印尼人那邊,卻正在為缺錢而發愁!

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印度尼西亞經濟,在整個東盟國家中,始終保持著一流水平。GDP總量,也僅僅排在新加坡之後,列第二位。照正常經濟技術指標分析,印度尼西亞人的國民生活質量,在刨除人口因素外,也應該達到東盟國家的中等水平。

但是,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經濟結構的特殊性,卻讓人們很難從他們的國民日常性生活中,和他們所處的人均GDP畫上等號。

這個國家多年來的經濟發展,並沒有在國民生活質量改善上,得到體現,按照人們的通俗說法,就是國富民不富或者說國富民窮!

具體原因,許多人都知道,但是,許多人都不會說。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在這個國家,曾經爆發了一場讓世人震驚的排外事件。許多印尼華人,在那場席卷全國的暴亂中,失去了財產甚至於生命!

由於受到當時綜合國力的限製,中國政府對僑民的保護,隻是限於道義上的支持,沒有實質性的行動。

十幾年後,印尼人才發現,外表溫和的中國人,報複起人的手段,並不比世界其他民族溫婉。

他們的報複手段,從某些方麵來說,更加的隱秘,更加的凶狠。

當年策劃組織那起暴力事件的高官、警察,參與了殘害印尼華人的暴徒,逐漸的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失了,他們的消失,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和關心,就好像這些人,從來沒有存在過一般,莫名的人間蒸發了!

一起事件時偶然,兩期事件是巧合,三起四起呢?!漸漸的,一種惶恐的情緒開始蔓延。

在這種情緒還沒有演變成社會性恐慌時,有人通過非官方途徑,說出了這些人的下落。這些人,被政府秘密逮捕了。

作為獲取中國政府經濟援助的附帶條件之一,中國政府提出了一個合情合理的要求,希望印尼政府,能將策劃,製造和參與當年殘害印尼華人的凶手和暴徒,給予嚴懲,讓死者安息,為生者鳴不平!

中國人的話,說得很婉轉,但是,字裏行間的意思很明確!要一個說法!

迫不得已,印尼政府對當初對印尼華人犯下滔天罪行的凶手,進行了秘密抓捕、審判和定刑。之所以采取這種不公開的方式,印尼政府也有自己的苦衷。

向中國人和中國政府表示屈服,國民不答應!

不進行處理,中國人的經濟援助,將難以到位!

既不觸怒本國民眾,又能滿足中國人的要求,隻好采取這種見不得報不了光的方式了。

好在,中國人也不計較過程,他們隻要結果。

一場涉及數千人的秘密批捕,居然沒有產生多大的社會動蕩,你不能不佩服,印尼政府的‘辦事能力’!

盡管這些,都隻是一些坊間傳言,但是,這種警示還是很明顯的。

缺錢的印尼人,這一次真的學乖了。明明知道缺錢的原因,就是不說或者是不敢說。

這個世界上,有兩個民族最會賺錢,一個是以色列人,一個是中國人。以色列人是用腦子賺錢,中國人是靠辛勤的勞作賺錢。賺錢方式不同,對於錢財的支配和使用方式也同樣有很大的區別。

中國人賺錢後最大的樂趣,不是享受使用或者支配這些財富的帶來的物質上的直接快樂。

中國人發財後最大的享受,就是把這些錢財放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自己盯著這些財富,一張張的數著算計著,享受數錢的快樂!

以色列人的財富,是創造,使用,享受,再利用這樣一個循環過程。

中國人的財富,是辛勞,積攢,再辛勞,再積攢的這樣一個單向流動的過程。

財富增長後,往往積壓在他們手中之後,就很少能再留出!

民族特性決定生活習性。

中國人創造了財富,同時也占有了財富!

占印尼人口不足10%的印尼華人,卻把握著印尼這個國家57.8%的社會財富。這種現象,曾經釀成了激烈的社會矛盾,引發了印尼人一次次激烈的民族情緒,同時,也對印尼華人造成過數不清的情感和實質性的傷害!

這種傷害像一種抹不去的烙印,深深的印在每一個印尼華人的心底。在他們的潛意識中,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就是擁有更多的大量的財富,隻有充足的財富才能讓他們受到尊重,獲得保護!

在財富的獲取方式上,印尼人應該說,擁有更多的機會,但是,印尼人的天生惰性,卻將這些優勢慢慢消耗掉或者轉手讓給了比他們吃苦耐勞的印尼華人。

等到財富的社會性分配出現失衡後,印尼人很少反思自己的錯誤,往往采取簡單的方式,將這種社會性財富分配引發的矛盾,采用粗暴的方式,直接宣泄出來,或者采取更為血腥的手段,對社會財富進行再分配……

心存不滿的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印尼人,出於對政府強製手段的畏懼,對這種‘不公平’的社會財富分配不均現象,口中不說三道四的,但是,手上卻從沒有放棄過對印尼華人的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