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毀了俄羅斯駐守阿拉山口的炮兵部隊,剩下的俄羅斯防守部隊,基本上就不能造成什麼威脅了。
在特種突襲還沒有結束的時候,徐巍的機甲戰車部隊就開始行動了。
冒著好沒有散去的硝煙,機甲戰車部隊,迎著俄羅斯邊境部隊士兵射出的密集槍彈,勇敢地衝了上去。
這是一場不可避免的激戰,也是一場呈一邊倒的激戰。
雖說俄羅斯守軍,以最大的戰鬥勇氣和犧牲精神,頑強阻擊徐巍的機甲戰車部隊的突進,但是,這種犧牲從某種方麵來說,對於戰局的發展,起不到絲毫作用。
這多多少少有點像中國古代的一個成語故事——螳臂當車。
從阿拉山口岸突入俄羅斯境內後,徐巍的機甲戰車部隊,並沒有向俄羅斯境內縱深推進,而是沿著蒙俄邊境,迂回著向東北方向挺進。
這個舉動,極大地出乎人們的預料。
從徐巍的機甲戰車部隊的進軍方向可以看出徐巍機甲戰車部隊下一步軍事行動的大致方向。通過對蒙俄邊境地區的戰鬥,徐巍的機甲戰車部隊,在俄羅斯和蒙古國邊境線地區,清理出一道隔離帶,徹底斷絕俄羅斯和蒙古國的聯係。
這個舉動,看似冷僻,有點劍走偏鋒。但是,實際意義卻極其重大。從地緣關係上,這樣做,徹底消除俄羅斯方麵對蒙古國的影響,也打消蒙古國對俄羅斯的政治和軍事依賴,迫使蒙古國自身發生變化,催化蒙古國融合到大中華聯邦的進程。
另外,在這個基礎上,再以此為基地,向資源豐富的貝爾加湖地區挺進,奪取重要的戰略資源重地新西伯利亞廣大地區。
這才是以最小地付出謀取最大利益的高明之舉。唯一的要求,就是需要建立隔離帶的這支部隊,能夠依靠強悍的戰鬥力,抵禦住俄羅斯軍隊的反撲。
徐巍的機甲戰車部隊的軍事行動,進展很順利。
一路上,基本上沒有遇到俄羅斯部隊什麼像樣的抵抗。產生這種局麵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俄羅斯最高指揮層,在戰略方向判斷上,出現了重大偏差。
他們認為,中國軍隊在突破邊境防禦線後,會采取急進的方式,直逼西伯利亞,通過閃電攻擊的方式,完成對俄羅斯領土的占領。
沒想到,中國軍隊偏偏另辟蹊徑,采取逆向思考逆向運作的方式,並沒有按照俄羅斯人的思路向西北方向,也就是俄羅斯靠近歐洲部分的廣大領土進軍,而是采用了一種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方式,在完成對蒙古國西北邊境建立隔離帶的軍事行動後,停止了進一步用兵。
這種方式,看似很蠢笨甚至是缺少雄才大略,實際效果卻是巨大的,這樣一來,既使得突入到中國境內的俄羅斯18集團軍完全陷入了包圍之中,而且,通過這種戰術,隨時能夠對俄羅斯的戰略大後方,西伯利亞地區,完成戰略合圍。
徐巍的機甲戰車部隊以及後續部隊,仿佛成為了一把高舉的鋼刀,隨時可以對整個俄羅斯東西兩部實施攔腰截斷,迫使俄羅斯亞洲部分和歐洲部分陷入各自為戰的困境。
徐巍在完成上級的任務之後,並沒有閑著,而是積極實施主動防禦的策略,不斷加寬隔離帶的厚度和寬度,他把自己的邊境隔離帶,由軍部規定的十公裏,擴大到五十公裏,五十公裏內,蒙古國邊民可以自由行動,但是,俄羅斯邊民的行動,就要受到嚴格的限製了,至於原因嗎很簡單:內外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