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有些潰逃的日本士兵,已經死在自己的戰場長官的槍口之下,但是,依然不能阻止這種集團式的大潰敗。
在督戰隊和自己的長官的槍口下,固然是九死一生,但是,返回身和中國人的機甲戰車部隊相抗衡,最終的結果是必死無疑!九死一生固然可怕,但是和必死無疑相比較,生存下來的幾率還是要大許多。
聰明人都會算這個賬!
馬不停蹄地對著日本守軍的潰敗部隊實施尾隨式攻擊,向前緊逼了十幾公裏,來到了日本人的第三道防線麵前。
這一次,失去了自己的直屬炮兵團的炮火掩護,所有的攻擊,都需要機甲戰車部隊自我解決了。
對於這種情況,徐巍和他的機甲戰車部隊,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在部隊出發之前,徐巍已經向所有的官兵講清楚了這次進攻計劃最可能出現的結局:很有可能,參加這次行動的機甲戰車部隊的官兵,將血灑疆場,將自己的血肉之軀,留在異國土地上。不願意跟隨自己參加這次行動的官兵,可以跟隨大部隊一起轉移(徐巍把撤退說成轉移,隻是並不想打擊自己手下官兵的士氣)。
沒有幾個人願意留下,基本上是所有的人都想和徐巍一起,共同赴死。
至於原因,很簡單。徐巍這樣一個堂堂的大校級的師長,手中掌握著數百億計的個人財富,而且還有一個美豔絕倫的妻子等著他的部隊最高長官,都選擇留下,自己有什麼理由退縮。
部隊官兵的表現,讓徐巍很感動,但是,他並不希望跟隨自己的人太多。自己的機甲戰車師,現在隻有兩百多輛機甲戰車能夠使用,人多了沒有多大的用。而且,最主要的就是,跟隨自己的士兵中,多死一個人,隻會為日本人和美國人多增加一份戰功。以自己的生命為低手添彩的傻事,徐巍不會做。
最後,徐巍反複斟酌,才帶著六百多名士兵,跟隨自己衝入了日本人的陣地。
徐巍把張海龍和機甲戰車師的其他高級官員全留下了。他的理由很簡單,就是要給機甲戰車師留下更多的種子。
機甲戰車可以打完,但是,組建新的額機甲戰車師的基本構架不能毀了。
尾隨著日本潰逃士兵的足跡,前後相隔不足十米的距離,徐巍讓自己的戰士盡量保持克製,不要將這幫潰逃的日本士兵,殺死在潰逃的路途上。這幫潰逃的日本士兵,對於徐巍的機甲戰車部隊來說,還有很大的利用價值。
麵對著蜂擁而至的本國士兵,防守第三道防線的日本守軍長官不好辦了。
開槍炮吧,將會給逃下來僥幸生存的士兵造成極大的傷亡,不開槍炮吧,這幫潰敗的士兵身後,就是凶猛的中國突擊部隊,隻要他們一衝進自己的防守陣地,這將會對整個防守陣地構成極大的威脅。
雖說為了應對中國人的機甲戰車部隊,自己的這道防線,外圍陣地後的內部陣地,戰壕和各種反坦克溝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既利於防守也利於進攻,但是,一旦中國軍隊在突入外圍陣地之後,依然和這群潰逃的日本士兵保持著接觸式狀態,自己的士兵依然難以對中國人的機甲戰車實施全方位砍殺。投鼠忌器啊。
與其讓中國人趁亂渾水摸魚,還不如現在就把水漂幹淨!在對自己的士兵,下達攻擊命令的同時,日本守軍的指揮官,對徐巍的這種趕鴨子戰法,佩服備至。
隻有心細如絲、有勇有的一流指揮官才會想出這種殘忍甚至是卑劣的戰法!
隨著指揮官的一聲令下,日本人手中的輕重武器同時開火。
雖然在射擊之前,日本士兵已經有意識地將自己的槍口炮口向上抬高了幾寸,但是,紛飛的彈片,還是無情收割者潰逃的日本士兵的生命。
而他們身後的中國人機甲戰車部隊,依然沒有減速的架勢,依然繼續向前衝。
日本守軍這才發現,原來自己手中的彈藥,對於中國人的機甲戰車,基本上起不到多少效果,不是被彈飛了彈片,就是在機甲戰車的防護裝甲上,留下一塊不大的傷痕,中國人的機甲戰車,居然毫無損傷地繼續向自己的陣地,發起了潮水般的進攻。
對於中國人的機甲戰車的性能,早有傳聞,沒想到真正見到之後才知道,中國人的機甲戰車的戰鬥力,比想象中更為讓人震驚。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果然有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