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一個整編營,成建製地被中國軍隊消滅和俘虜。這個消息傳回美國本土,造成了極大的震動。
最近幾十年,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崛起,軍事實力也有了長足進步,在各個領域,中美兩國摩擦不斷。
特別是近幾年,雙方在不同的戰場上,均有麵對麵的直接交鋒。從雙方交鋒的結果來看,互有勝負。而且,最終的結果,都能控製在雙方能夠接受的範圍內。也就是說,雙方在運用各種手段時,均能顧及對方的麵子和底線。
而這一次,美軍成建製的被消滅,讓一向自視極高的美國人,感受到一種嚴重的自尊心的挫敗感。
美國人可以忽略中國人在經濟方麵的超越,但是絕不會漠視中國人在軍事上的領先。
軍事代表著什麼?
軍事是一個國家科技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最高體現。缺少了科技和創新能力為支撐的經濟繁榮,隻是一種水月鏡花式的虛假現象,是一種缺乏持久力的表麵繁榮。而且,這種經濟繁榮如果沒有軍事實力作為保證,最終的經濟成果不會被本國民眾所享用,而會淪為其他均是列強的免費午餐。
中國曆史上中,這種現象表現得最為明顯的朝代就是宋朝。當時宋朝的國民生產總值占據整個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半壁江山,但是,由於缺少強有利的軍事手段來保衛這些經濟成果,宋朝每年要拿出大量的財務去籠絡和乞求北方遊牧民族不發動戰爭,掠奪和侵犯宋朝邊境。據史料記載,宋朝人每年進貢的財務,相當於每個宋朝人要為北方部落打兩個月的義工!
而且,更為遺患無窮的是,北方少數民族在獲取這些財物後,進一步擴充軍備,發展軍事實力,強化自己的戰爭實力,最終,繁榮的宋王朝在這種惡性循環中,淪為了異族鐵蹄下的亡國之民。
一股強烈的憂患意識在美國人心中蔓延。
同時,在這種意識下,每個人隱約感覺到要采取必要的行動,阻止這種讓人感到窒息的感覺向四周發散和擴張。
第一時間,美國軍事委員會對外宣布,將抽調兩艏航母編隊進駐黃海,嚴密監視中朝日三國在朝鮮半島的下一步軍事行為。
所有人知道這都意味著什麼。
一種戰爭即將打響的緊迫感,讓全世界所有人的目光,投向了朝鮮半島。這一一直以來的熱點地區,現在成了熱點中的熱點。
在許多人的思想認識中,人們一直認為戰爭的爆發具有相當大的偶然性,也具有極大的突發性。其實,這種認識和感覺是錯誤的。
戰爭的爆發,不可能像書法中的狂草,一氣嗬成一揮而就。
戰爭的爆發,是一個各種矛盾衝突不斷積累,達到一個臨界點後的總爆發。許多時候,戰爭的爆發,是有其先期預兆的。
仔細閱讀近些年中美兩國關係,人們不難發現,這種戰爭的發展,是有其清晰地脈絡的。
在向黃海派出軍隊的同時,美國國防部下達了一連串的軍事命令,將駐守在衝繩的美國軍隊,緊急運送和部署在朝鮮,嚴防中國軍隊和朝鮮人民軍,對日本軍隊的進一步軍事行動。
山雨欲來風滿樓。
此時的漢城(首爾),眼下,正處於一種大戰來臨之前的短暫的寧靜之中。
徐巍和所有駐守在漢城部隊的軍事指揮官,均接到上級的密電,密切注意戰場上美軍的軍事調動,為更為激烈的軍事鬥爭做好戰鬥準備。
徐巍和所有的部隊官兵,都已經感受到大戰來臨之前的那種逼迫感。
如果說和日本軍隊的對壘,隻是一場大戰之前的預演,那麼,真正的戰鬥即將拉開帷幕,隆重推演。
許多人,包括徐巍在內的許多人,對於這場戰爭的殘酷性和長期性,都沒有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許多人都以為即使是戰爭來臨,最多也隻是一些戰役級別的低級別的武力衝突。他們並沒有想到,在這場由朝鮮戰場開始的中美兩國之間的正麵對決,最後會演變為一場波及到全球,幾乎將所有軍事強國最後卷入其中的一場世界性全球性的大戰。在這產曠日持久的大戰中,他們的足跡將踏遍世界上所有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