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節:不斷消失的城市標誌(2 / 2)

莫尼漢納將軍對於海德拉巴市的進攻,基本上是憑著一種感覺在運作和指揮。

陷入重圍的海德拉巴市,城市軍民的心態顯得很平和。

巴基斯坦人,進攻海德拉巴市的戰役企圖在戰爭初始階段,就已經表現的很明顯了。他們的軍事行動,完全是在人們意料之中的事。

為了因對巴基斯坦軍隊對海德拉巴市的圍困,印度中央方麵軍做了充分的準備。海德拉巴市市民,也有著積極的思想準備。

對於被圍困後,可能出現的許多現象,海德拉巴市已經有著很完善的應對措施,也準備了相應的反擊手段。

醒獅集團軍對海德拉巴市的進攻,是以少戰多的決戰。完成這個任務,有著很大的難度。但是,這又是不得不做你的一件事情。

不解決了印度中央方麵軍這個硬骨頭,對於整個印巴戰爭的做種結果,有著很深刻的戰略影響。

單純地以印度河巴基斯坦兩國的綜合國力進行對比,巴基斯坦軍隊戰勝印度軍隊,從某些方麵講,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由於世界性大國的暗中角力和軍事支持,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呈現出一邊倒的局麵。

美國人和日本人,雖然為印度政府,提供了有力的幫助,但是,和中國政府對巴基斯坦國傾盡全力的支持力度相比,美日兩國的支持力度,還是略顯遜色了些。

在這場代言人的較量中,印巴雙方本國的國家實力,在外界的支持力量麵前,顯得極其的微弱。

印度人的新式戰機已經基本上消耗殆盡,但是,新型戰機的補充,遲遲跟不上趟。相反,巴基斯坦空軍的新型戰機數量,已經由戰爭初始階段的三百多架,提升到戰爭中期的一千多架。中國政府,在自己本國本土受到侵略,空軍戰機的數量亦顯不足的困難情況下,依然為巴基斯坦軍隊,裝備了最先進的戰機,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對於陸軍裝備,中國政府的支持更是不遺餘力。巴基斯坦軍隊現在所使用的陸軍裝備性能,已經遠遠超出了中國政府本國軍隊所使用的現役裝備!

正是這種無私的大力支持,才使得巴基斯坦軍隊在人員不占優勢的情況下,一路勢如破竹,在收複失地的同時,將戰火燃燒到了印度本土縱深地段。

從某些方麵分析,可以這樣說印度人不是敗在巴基斯坦軍隊手中,他們失敗在中國人的手上!

印度人當然知道其中的奧妙。但是,他們此刻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說。

巴基斯坦人有中國政府這樣全天候的朋友,自己的友好國家,卻是些見利忘義的流氓政府。除了趁機發戰爭財,提供技術性能一般的武器外,剩下的就是看著印度人在戰場上節節敗退而無動於衷。

遇人不淑啊!

國家與國家之間,就和普通人交朋友一樣,也要交真正的朋友。酒肉朋友隻能和你分享快樂,卻難以為你分擔憂愁!

向日本政府提出了多次申請,希望他們盡快把裝備本國空軍的“心神”戰機以及許多先進的武器出售給印度。但是,除了支援了一些本國軍隊淘汰的戰機和武器裝備外,日本人再也沒有了下文。

給予印度政府的答複很簡單,他們現在也很緊張。

和中國人交戰時武器裝備的高損耗率,已經讓他們自己都有些自顧不暇了,哪還有多餘的武器賣給印度?!

和日本人的婉轉解釋不同,美國人更為簡單。他們也不說有也不說沒有或者不賣,三緘其口的就是不表態。

這讓印度政府和軍隊有些著急上火了。

在班加羅爾市上空,雙方戰機,每天都有損失。

單純地依靠購買戰機支持空戰的印度空軍,終於出現了無戰機可用的尷尬境地。

相反,巴基斯坦國在中國政府的幫助下,緊急興建了兩條J—14C型戰機生產線,每天夜以繼日地生產第四代戰機,源源不斷地提供給中巴兩國空軍。雙方的差距,最終在戰爭中期,出現了一種不對稱的失衡狀態。

班加羅爾市上空,已經沒有了印度人的戰機的身影。

海德拉巴市上空,也好不到哪裏去。在開始的兩三天時間,還能看到印度人的戰機,兩場交鋒下來。這裏,最終出現了和班加羅爾市上空相似的情形。

翱翔在海德拉巴市上空的,基本上全是巴基斯坦空軍的戰機,印度人的戰機,隻是偶爾地在巴基斯坦空軍戰機離開後,才能露露頭,給自己的地麵部隊,提供一些心理上安慰。

莫尼漢納將軍在完成軍事部署之後,並沒有急於發動進攻,他隻是命令本國的戰機,每天攜帶導彈進行襲擾式進攻,對海德拉巴市的一些重要軍事設施實施遠程精確打擊。

海德拉巴市的標誌性建築,在巴基斯坦空軍的打擊下,正在逐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