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電力供應的班加羅爾市,困難重重。
在投降的這個選擇之外的唯一的方式,就是向班加羅爾市派出救援部隊,擊潰巴基斯坦軍隊對班加羅爾市的圍困。
海德拉巴市。印度中央方麵軍司令部。
司令部內,所有的人都沉默無語。
此時此刻,印度中央方麵軍司令長官比亞瓦正在苦惱著。
當初,如果不是自己一時的頭腦發熱,派出部隊加強對班加羅爾市的防守,直接宣布班加羅爾市為不設防城市,自己現在也不至於陷入騎虎難下的尷尬境地。
就在剛才,比亞瓦接到印度國防部的電令,要求他繼續增兵班加羅爾,確保該城不被巴基斯坦軍隊占領。
印巴戰爭開始到現在,持續了三年多了。除了開始階段的還有些捷報,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印度民眾聽到的,都是自己的城市不斷陷落的消息!
一連串的打擊,已經讓整個印度國,陷入了一種極度的悲觀情緒。班加羅爾市防守戰之初,對於巴基斯坦軍隊的重創,被新聞宣傳機構無限放大之後,最終成為了一場大捷,在印度民眾心理中,蕩起了陣陣的漣漪。
人們迫切地希望自己的軍隊,能在班加羅爾市給巴基斯坦軍隊以毀滅式打擊,一掃連戰連敗的陰霾。這種來自國內的輿論壓力,使得印度政府不得不出麵幹預印度國防部的軍事行動,以此迎合國內民眾對勝利的渴望和心理需求。
原本是一場可打可不打的班加羅爾保衛戰,在政治幹預下,成為了擺在印度中央方麵軍司令部所有人麵前的必須完成的政治使命!
對於班加羅爾市的地理環境等因素的綜合考慮,在這個地方,和巴基斯坦軍隊展開戰役決戰,有很多不符合軍事常規的不利因素。這些不利因素,並不是單純的憑借政治熱情所能解決的。但是,如今的形勢,使得印度中央方麵軍的撤退計劃徹底流產,現在,即使是心中老大的不樂意,印度中央方麵軍司令部上下,也必須拿出一套最優的作戰計劃,在班加羅爾地區,和巴基斯坦軍隊展開戰役對決。
戰役對決的先決條件之一就是要在兵力和打擊力量上,占有絕對的優勢。
雖說先前,已經向班加羅爾市派出了兩個師又零一個團的一線作戰部隊,但是,和巴基斯坦圍城部隊相比,這點兵力,顯然不足以取得對巴基斯坦軍隊的兵力優勢。更何況,現在,戰場上的空中製空權,還掌握在巴基斯坦空軍手中,這就使得印度方麵必須拍出更多的部隊,前去支援班加羅爾市防守部隊,在立足班加羅爾市不失手的先決前提下,在合適的時候,對巴基斯坦軍隊展開反包圍,徹底敲斷巴基斯坦軍隊展開的鉗形攻勢中的一支有力的手臂,讓巴基斯坦軍隊的作戰計劃泡湯。
斟酌良久,印度中央方麵軍司令部最終還是改變戰略部署,不得不抽調更多作戰部隊,前去支援班加羅爾市的防守。於此同時,從印度各個軍區臨時抽調過來的空中作戰部隊,也被再次派往班加羅爾市前線,和巴基斯坦空軍和中國空軍,展開新一輪廝殺。
空中戰鬥進行的如火如荼,徐漢每天盯著上報的空軍傷亡數字開始發愁,這一次,印度人真的是急紅眼了。
從奔赴空戰戰場的印度各式作戰飛機的機型以及不斷增加的數量上看,這一次,印度人真的動了老本了。
在新式的第四代戰機基本消耗殆盡的情況下,印度人居然將封存的第三代核第二代戰機重新披掛上陣,投入到空戰戰場。
中巴聯合空軍的作戰部隊,在苦苦支撐。
空中激戰正酣,地麵上,印度軍隊的動靜也不小,先後又有兩個師的作戰部隊,被調到了班加羅爾市,支援前期的作戰部隊,協助搞好防守。
對於印度救援部隊突入式進攻,徐漢命令所有的作戰部隊,對於印度援軍的支援作戰,一律采取避其鋒芒的態度,放這些救援部隊衝破包圍圈,進入到班加羅爾市市區。
麵對日益增多的印度防守部隊,所有人都開始有些擔心,怕隨著印度作戰部隊的不斷增加,失去了兵力優勢的巴基斯坦查哈集團軍,難以取得對班加羅爾市的進攻戰的勝利,而且,搞不好,還有被印度軍隊反包圍的可能。
徐漢並不著急,他心中自有打算,放印度救援部隊進入班加羅爾市城區,是他的戰術構想,這一招按照中國的一個成語就叫做:請君入甕!
隻要印度軍隊敢來,來再多,徐漢也準備把他們進入現在已經出現騷亂和動蕩的班加羅爾市,那裏,將會是印度所有救援部隊的末路和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