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分開還有可能活,你們要是死不分開的話說的難聽一點兩個人都得死,死後的事情誰能說的清楚啊!”
事情準備妥當之後,每日都有葉家的家丁為城中沒有染病的百姓施粥,他們得了葉隨風的命令,十分和氣,分粥分的非常公平。
城中的百姓喝著熱乎乎的粥,就開始向葉家的家丁打聽他們的恩人,想知道到底是誰為他們雪中送炭。
在葉家的丫鬟知道了恩人的名字後,城中百姓都讚頌說葉隨風和江詞是大善人,白馬城中的人一時對二人讚不絕口,更有甚者將二人的事跡變成歌謠爭相傳頌。
葉家心善,施粥已經讓白馬城中的人感動得涕泗橫流,但是更讓人敬佩的是每日葉隨風都會和江詞去成交為患病的人醫治,而二人僅僅隻做了簡單的保護措施。
那日,葉隨風從蒙古王室手裏拿到半枝蓮之後,江詞迅速和葉隨風以及王叔商討,就迅速確定了一套最佳治療方案。
並立刻將這個辦法交給了白馬城中所有的大夫,除此之外,江詞還不怕髒,不怕累的親自為病人熬藥,城郊一片感激之聲。
不得不說江詞的藥是真的管用,自從喝了藥之後,患病的人的病情開始迅速好轉,身體內漸漸有了力氣,高燒也慢慢的消退了。
城郊的人越來越少,他們病好之後都回到了城內,到處稱頌葉隨風和江詞,更說江詞是活菩薩轉世,給予了她極高的評價。
在朝廷下達開官倉的命令之前,城中的疫情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製,沒有再發生過任何暴動。
在治病的過程中,江詞始終沒有忘記找到一件事情的真相,那就是疫情是如何傳播進城內的。
“請問你是什麼時候感覺不對勁的?就是覺得身體出現了不舒服的狀況?”江詞呆在一個大嬸麵前耐心的問。
她擔心這不僅僅隻是一次簡單的疫情,很有可能是人為造成的,不得不防。
“那天……我吃了一隻雞……”大嬸的聲音越來越小。
江詞壓低了聲音,為了估計大嬸的麵子:“前幾天王嬸丟了雞,這隻雞是不是王嬸家的?”
被問的大嬸紅著臉點了點頭,本來以為江詞會責怪於她,沒想到江詞隻是笑笑:“這是你和王嬸之間的事情,我主要負責查清疫情的來源,不管家務事。”
大嬸知道江詞顧及她的麵子,像江詞投去感激的眼神。
江詞又順著問下去,最後得到的結果是一位好心的百姓有一日接待了幾個外族人。
根據大嬸回憶,那日那幾個外族人跟她要了幾口水,說是連夜趕路口渴難耐,大嬸是普通農戶,自然沒有想那麼多,就親自從井裏打了水遞給那幾個外族人。
江詞認為這很有可能就是那個外族人帶來的疫病,因為城中這幾日所有的人都分成了兩撥,哪裏有什麼外族人的影子?雖然疫病暫時可以確定是這幾個外族人帶來的,不過至於他們是不是故意的還有待查證。
事不宜遲,江詞立馬將這個極其重要的消息告訴了葉隨風,葉隨風一方麵驚訝於江詞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細心,一邊迅速將這個消息報告給了官府。
葉家這幾日為城中安定做了不少貢獻,他們提供上來的消息官府自然不敢輕視,立刻報告給了上級。
雖然這次在治病過程中沒有發現有外族人的痕跡,但是難保他們不會躲在哪裏,官府決定下令徹查白馬城中的人口。
並且,這次事件的發生無疑說明白馬城中的治安出了嚴重問題,為了杜絕再有身患疫病的外族人進城來開始嚴查每一個白馬城的百姓,並且對出入白馬城的人員都準備嚴格盤查,有可能的話還需要進行記錄。
聽到這話,江詞本來應該是非常高興,因為導致白馬城突發疫情的元凶極有可能馬上被揪出來,對江詞這幾日的努力也是一個極大的肯定。
但是現在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為江詞也是被綁架過來的,她本想著在白馬城過上幾天安穩日子,不再回京城。
但是,呆在京城的話,若是真的查到她的頭上,那她豈不就露陷了?
若是被人發現她堂堂懷玉郡主被葉家當成奴隸販賣過來,葉家豈不是要遭滅頂之災?
她考慮許久,既不想回京城,又不想連累葉家,便決定向葉隨風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