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複雜的政治(1 / 3)

首長的確招見了範鑫生。

首長叫普天成,目前是海東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

發生在吉東的這場政治風波,說穿了就是海東政治鬥爭的延續。或者說,是海東戰役的一個分戰場。

在海東,省委書記宋瀚林跟省長路波之間的鬥爭由來已久。普天成做為書記宋瀚林身邊最忠誠的人,既是這場戰役的滅火者也是這場戰役的點火者。

這樣說,一是緣於海東非常複雜的政治局麵。二呢,也跟普天成的做事風格有關。

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不是範鑫生跟鄧一川能談得了的。範鑫生想讓鄧一川明白的,就是普天成為陳原一案來過吉東,見的人不多。市委這邊,一個也沒見。市府隻見了位置並不怎麼顯赫的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晉平原。

然後就是他和鄧一川的好友、女畫家沈丹了。

從普天成這次來吉東的隱秘性,還有召見他們幾個時的謹慎和低調,範鑫生就知道,陳原出來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了,甚至可以說完全沒有希望。雖然目前案子還未查實,但一個人能不能出來,跟案子能否查實,真的沒多大關係。

官場有句非常流行的話,叫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如果換另一種說法,那就是說你有罪,你就有罪,無罪也是有罪。

其實這一點也不悲摧。範鑫生雖然官職不大,但對官場的諸多規則,還有政治鬥爭的殘酷性,理解卻極為深刻。要不然,他也不敢在鄧一川麵前擺出一副前輩的架勢,還以智者的口吻訓導他。要知道,在吉東官場,鄧一川的名聲還有風光度,遠在他之上。若不是這次因陳原事件“陷”進去,他是沒有資格那樣跟鄧一川講話的。

當然,範鑫生也不是有意在鄧一川麵前顯擺,更不會有落井下石趁人之危的不良用心,他是真心為陳原急啊。

陳原是攪進一場不該攪的政治鬥爭中去了。

發生在吉東政壇的這場風波,是省裏麵政治鬥爭的延續。

海東是大省,省委書記宋瀚林和省長路波之間的鬥爭由來已久。受這二位的影響,海東政治場也基本分化成兩派。一派鐵了心跟著宋瀚林,另一派呢,則是圍著路波轉。

省委秘書長普天成是書記宋瀚林最忠誠的支持者,也是宋派的堅定捍衛者和中心人物。這些年,宋瀚林在海東的一係列作為,包括讓高層頻頻點讚引發全國性關注的幾次大的改革與突圍,都是普天成在竭力推動。有人甚至說,海東的改革,根本不是來自於宋瀚林,而是來自高級幕僚普天成。

路波也是一名非常有資曆的幹部,自然不肯屈居宋瀚林之下,更不會讓宋瀚林一個人把風光都掠走。時不時地,也要搞出一些動靜,以期引起高層對他的關注。

在省裏,兩人更是明爭暗鬥。圍繞如何用人,用什麼樣的人,路波能在常委會上跟宋瀚林公開掐架。在海東到底堅持怎樣的發展戰略,走什麼樣的路子,兩人更是觀念不一致,有時甚至大相徑庭。

這些都是圍繞著工作,雖然有矛盾,但都可以講得過去。最可怕的,就是搶灘。

所謂搶灘,也是這兩年海東官場暗中流行起來的一個詞。意思就是兩派都在搶人,不隻是搶著培植自己的力量,更重要的,要將自己的力量盡早站到重要崗位上去。

吉東前任市長因為受排擠,被擠出吉東後,路波這邊,鐵了心要將常務副市長王華偉扶植起來。路波一向認為,吉東是他的地盤,一崗一職也不能丟。田中和所以能在書記位子上連坐兩屆,關鍵一條,就是替他將吉東這塊地盤打理的好。而前任市長被擠走,根本性的原因,就是他背叛了路波,想另尋明主,另找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