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裏的“調解委員”
一線傳真
作者:流沙
社區裏下崗職工生活困難,她總是想方設法幫助他們,推薦他們參加職業培訓、幫助他們實現就業。
社區裏,有困難職工子女考取大學,她會幫忙寫申請,爭取困難補助。鄰裏糾紛,她總是第一個到場,由於辦事公道,老百姓有事情也願意找她幫忙。今年1至6月份,她就成功化解各種矛盾糾紛16起。屏邊縣玉屏鎮黨委副書記提起她時笑言:“這是‘跑’出來的群眾基礎。”
短發、圓臉,臉上時常掛滿笑意。就是這樣一個和藹可親的大姐,卻在社區工作中深受群眾的尊敬,她就是屏邊縣玉屏鎮大龍樹社區黨總支書記、工會主席賀世萍。
在大龍樹社區,賀世萍是大夥公認的“調解委員”,每年經過她調解的各種矛盾糾紛可達數十件,而她調解過的糾紛沒有出現過反複的情況。
大龍樹社區有1500多戶住戶,由於地處屏邊縣城城區,土地的價格也算得上寸土寸金。
屏邊縣玉屏鎮大龍樹社區玉屏街三組,原來是一處公用場地,麵積為923平方米,一直處於閑置的狀態。
2003年,玉屏街道三組提出了把這片閑置的場地用於出租的想法,當時也得到群眾的支持。由於10年前的物價相對便宜,房屋租金的價格並不高,每年1萬元。今年4月份租期結束時,在沒有征求群眾意見的情況下,玉屏街道三組與原承租方繼續簽訂合同,租金不變。
得知這一情況後,群眾紛紛站出來反對。很多群眾質疑,10年的租期已經結束,在這10年間,物價都在紛紛上漲,如果要續租,租金要通過群眾的同意才能執行。群眾在多次和玉屏街三組協調無果後,直接來到大龍樹社區找到了賀世萍。
賀世萍知道這一情況後,前後兩次來到玉屏街三組,當時群眾的情緒很激動,紛紛要求取消這份合同。
在充分了解這些情況和摸清群眾意願後,賀世萍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之前簽訂的合同無效,啟用掛牌競標的方式招租,租期仍為10年,標底從15000元起,競標以1000元遞增。
這一提議得到全體群眾的支持,並在當天通過招標公告發出。
通過公開競標,最後確定的出租金額為2.6萬元。相對原來每年1萬元租金,每年能增加近20萬收入,這對於玉屏街道三組來說,確實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從群眾反映問題,到賀世萍介入,一件涉及群體性上訪事件的危機就這樣成功化解。
事後,玉屏三組的村民對賀世萍讚譽有加,認為她心裏麵真正裝著老百姓,群眾的事情無論大小她都會盡力而為。
他們也是我們當中的一分子
作為屏邊縣城的一個社區,大龍樹同樣也住有外來務工人員,對於這些外來務工人員,賀世萍也時時掛在心上,每當有空就會去找他們談心,了解他們真實的想法。
在一次走訪的過程中,有外來務工人員向她反映,他們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舉家來到屏邊,沒來屏邊之前在老家都辦了新農合,現在來到屏邊後,新農合的辦理成了困擾他們的難事,要回家辦理吧,一來一回要花費不少時間,況且路費也不便宜。
不辦理吧,萬一有個病患,光靠出門打工賺的錢顯然難以支付日益增長的醫療費用。
得知這些情況後,賀世萍和社區辦理新農合的工作人員商量,集中為這些外來務工人員辦理了新農合。
當這些外來務工人員拿到新農合時,紛紛對她表示感謝。
“來到屏邊縣城我們舉目無親,原來以為我們這個群體處於被遺忘的邊緣,沒想到賀書記心裏麵還裝著我們。”這些話雖然樸實,但能體會到他們對賀世萍的感激之情。
事實上,對於外來務工人員的關愛,賀世萍有著自己的想法,她認為,這些外來務工人員也是我們當中的一分子,他們同樣為屏邊的建設在出力流汗。
“去年,我們一共為90戶外來務工人員和家庭辦理了新農合。”從賀世萍的口中總是能得到各種詳實的資料。
跑出來的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