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泡菜帶來的生意2(2 / 2)

木錦看著手腕上繩鏈,係得不鬆不緊,她用手指撥弄著小木葫蘆玩。一家人燈下說著閑話聊了一會兒天,便收拾下歇息了。

按照約定,木家要在七天後給葉家送第一次的泡菜。算了時間,那天是農曆十六日,恰逢鎮上大集市的日子。秦雪娘的泡菜已經做得有模有樣,比木錦做出來的味道也不差什麼了。木錦便提出,不如趁著這個機會,再多做一些泡菜送到集市上麵擺攤售賣。

對此木仁安倒是沒什麼異議。他不是迂腐的讀書人,畢竟還有要養活一大家子人的生計壓力擔在肩上,再說什麼鄙薄為商者滿身銅臭就真是矯情了。他以前也做過一段時間店裏的賬房先生,對一些要求和套路也熟。無論做什麼生意,都要有一副招牌。大的店鋪掛牌匾,小攤子或是挑擔子的貨郎都會掛一副挑簾。木仁安字寫的雅正端方,秦雪娘找出來一塊麻白粗布,三兩下裁好大小,縫幾針做成一幅挑簾,木仁安提筆在上麵寫下“秦記小菜”四個大字。又在木晴裁好的一遝方正紅紙上寫了古篆體的秦字。用木錦的話說,這就是她家的“商標”。

木方明還傻乎乎的問什麼不用“木”字,木錦白了他一眼,懶得回答他。開玩笑,她家那邊可還有個後奶奶呢。木錦對自己的泡菜能賺錢有充分的信心,萬一到時候那個老太太跑過來說是她家的方子,把收益都要過去了,她豈不是白忙乎了一場。

接下來的幾天,秦雪娘帶著木晴木錦忙著做泡菜。上次留下來的母水還有許多。木錦為了以後便於擴大生產,又分出來一些勾兌進新配置的母水裏,這樣隻要等上些許時日,這一壇新的母水就會很快的發酵好,做出的泡菜和陳壇水泡製出來的味道一樣。娘仨洗洗切切的忙乎了三四天,屋裏屋外轉個不停,連木方明都被秦雪娘打發著提個小籃子到村子的人家買些時蔬。

這個時節家家戶戶菜園子裏的菜正是瘋狂生長的時候,今天掐了,過一個晚上,新一茬的蔬菜就又長出來了。又都是親戚鄉鄰的,知道木家大房分家出來沒有菜園子,也沒有特別喊高價的。秦雪娘交待了木方明,每家都多給幾文,畢竟是買來做生意的,不能讓鄉鄰吃虧。倒是有那和許氏關係親近的幾家,不出意外的喊了高價。這樣的人家,秦雪娘也沒有去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