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現場考驗(1 / 2)

胡鵬飛一聽這樣考有點驚訝,以前在學校,要麼是長長是試卷,要麼現場解剖啊!

再好歹也得帶他去實驗室,或者病房啊!口頭考核還是第一次,但他又對自己充滿自信。

江宇走到他麵前,靠著桌子看著他,問道:“醫院急診送來幾個病人,一個是七十多歲的科學家,一個是有三個孩子父親的普通中年人,一個是市長,一個是年輕富二代,他們都是被毒蛇咬了,而且這種毒是罕見的快速致命蛇毒,但醫院的庫房裏隻有一瓶血清了,你是接待的主治醫師,你會救誰?”

這個問題讓胡鵬飛措手不及,還以為會問醫學方麵的專業問題呢?他皺著眉頭,一時不知如何做答。

這是一個哲學問題,也是一個考驗人性的問題,是沒有準確答案的。科學家是對社會做過貢獻的,但已經年老了,也活不了太長了;中年是雖普通,但背後卻是一個家庭的支柱,一旦倒下就就關係到家裏其他人的生存問題;市長是官宦,代表權威;年輕富二代代表未來和金錢,隻能救一個真的很難。

胡鵬飛糾結了很久,開口道:“救中年人。”

“為什麼?”江宇皺了皺眉頭,還是饒有興致的問道。

“在這個問題中救誰都可以,如果隻能就一個人,我選擇救中年人,因為他背後還有一大家子需要依靠他,他一旦死了,家裏其他人的生活都毀了。”胡鵬飛解釋道。

“那年輕人也有可能是家裏的獨生子啊,而且可能很優秀?”江宇追問道。

“這個……”胡鵬飛麵色為難的說不出話。

江宇對於這樣的回答很不滿意,表情嚴肅的看著他說道:“你忽略了一樣東西,你是醫生,對於一名醫生來說,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人,有錢人還是窮人,都隻是一個人,一個平等的人,誰嚴重救誰,誰有的救救誰,生命麵前無貴賤,想要成為一名醫生,你第一就必須從那些帶著前綴的思維中跳脫出來,醫生的眼裏沒有科學家,沒有市長,隻有病人。”

不過雖然有點失望,但是有一點讓江宇欣慰,胡鵬飛站在了人情的一麵,並沒有被榮譽、金錢和權勢所迷惑。

第一題考驗的是他是否對醫生這個職業有了清楚的認識,很多職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這,比如老師、軍人等,如果連職業的本質都看不到,還談何成為一位稱職的醫生!

江宇繼續道:“醫院送來一個腔隙性腦梗死的病人,這種病病發後在三個小時內搶救可以恢複健康。經過初步診斷,病人左臉抽搐,舌頭僵硬,雙眼出現重瞳,手腳顫抖,神誌不清,可能腦內還有淤血。”

見胡鵬飛聽得極認真,還在紙上快速地記錄著筆記,江宇眼中閃過一絲讚揚,接著道:“現在有兩種治療方案,一是保守治療,先穩住病情,保住病人性命,但是,會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病人即使獲救了,今後也無法正常行動,甚至癱瘓。”

在這裏,江宇頓了頓,給胡鵬飛足夠的時間。

見他點頭後,江宇又道:“另一種是直接手術,但這種手術風險極大,隻有一半的成功率,必須需要家屬簽字,如果手術成功,可以恢複到原來的健康狀態。”

“這是一位獨居老人,從被鄰居發現到送來醫院,路上已經花費一個小時了,而他兒子在外地,趕回來至少需要4個小時,請問在這種情況下你是主治醫生,你有權直接進行手術,但要承擔很大的風險。你會怎麼做?”

胡鵬飛把身體往前傾了傾,雙手十指交叉,大拇指不停地打著轉。

“先保住病人的命,手術的風險太大了,不能拿病人的生命冒險。”

江宇依摸了摸下巴,回答道:“腔隙性腦梗死是指大腦半球或腦幹深部的小穿通動脈,在長期高血壓的基礎上,血管壁發生病變,導致管腔閉塞,形成小的梗死灶。而出現純運動性偏癱,或者僅出現沒有偏癱的半身感覺障礙。這種由血管阻塞閉塞引起的腦部疾病,目前在醫學界還是個難題,如果是初期可以用藥物慢慢疏通。”

“但是,這個病例很明顯已經到後期了,如果你選擇保守治療,那病人以後最好的情況是坐輪椅,說不出話,大腦退化。這樣跟死了有什麼區別嗎?”

胡鵬飛反駁道:“醫生不是應該把所有的措施建立在保住病人性命的基礎上嗎?”

江宇悠然道:“你說的沒有錯,但作為一個醫生,就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去為病人掙得希望,別說百分之五十,哪怕隻有百分之五也要爭取。醫生的工作不就是從死神手裏搶人嗎?你沒點勇氣和魄力怎麼去跟死神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