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最合適的人選(1 / 2)

江宇微微皺眉:“你是……”

“哦,忘了自我介紹了,我是新新青年報的記者梅清。”梅清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伸出手,想要跟江宇握手。

她今天帶媽媽過來看病,一直都聽說經開區的江院長醫術高明,她好幾次都想要來采訪江宇,但是因為職位不夠,也沒有資格約見江宇,而且,外界也一直沒有采訪江宇的先例,更不知道這位鼎鼎有名的江副院長是什麼樣的習性。

但是沒有想到,媽媽看病期間,她出來閑逛,竟然可以看見江宇,而且,眼前的江宇跟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一個學中醫的,竟然這麼年輕,要不是剛才親眼看到江宇當機立斷地救助手段,她可能也會懷疑。

“今天有幸見到江院長,真的是我的榮幸。”梅清難以壓抑內心的崇拜,興高采烈地說道,“江院長,我想報道這件事,可以給你做個個人專訪嗎?”

剛才看到江宇救人的畫麵,梅清覺得江宇是一個好說話的人。

萬萬沒有想到,江宇搖搖頭,他不希望自己被大肆鼓吹:“沒有必要,我要回去休息了。”

常輕舞攙扶著江宇,緩緩地往病房走去。

梅清看著江宇的背影,並沒有覺得難堪,反而覺得佩服。

這個世界上沽名釣譽之徒很多,這江宇年紀輕輕,對名譽地位看起來很冷淡的樣子,不愧是人人敬仰的好醫生。

雖然江宇說不想做人物專訪,但是可沒有不讓發表報道,梅清回到單位,將今天的所見所聞寫了出來,立刻發給組長宋琦看。

宋琦看了這篇報道,馬上將報道呈給了主編安娜。安娜是新新青年報的主編,同時也是人大代表,這幾年,醫患關係尤為尖銳,這篇報道到了安娜手裏,頓覺得一陣朗朗清風,拂麵而來。

“很好很好。”安娜叩擊桌子,“去年我去京都參加人大,當時很多代表就提出,醫患關係緊張,是因為患者和醫生的溝通不到位,普通老百姓對醫生這個職位的了解也不多,這樣的報道很好,可以弘揚社會正氣!”

新新青年報的報道一出,頓時引起反響,很多人都稱讚江宇是醫學界的良心,國之棟梁。

不過,這些江宇都不知道,因為他正在為急診科出診由實習醫生頂上一時,召開醫院緊急會議。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急診科出診,隻有兩個實習生,連一個經驗豐富的醫生都沒有?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在會議上,江宇十分嚴肅地問道。

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急診科主任針對這個問題,詳細地回答:“江院長,是這樣的,這兩年雖然加大了人才引進力度,但是患者的數量也在與日俱增,主任級別的醫生,每天單是看病掛號,都需要麵對一百多號人。一天除了吃飯時間,根本就沒有其他時間。”

“是的。”另外一個醫生也積極發言,“江院長,我們醫院的醫生和龐大的患者人數之間的比例實在是太大了,要不是到了萬不得已,我們是絕對不會讓實習醫生單獨去現場的。”

江宇也明白,這些年來,醫院和患者之間的主要矛盾,就是醫生太少,但是患者太多。

一天看一百多個病人已經成為很多三甲醫院醫生的常態。

像經開區醫院,又是整個龍江市存在感最低的醫院之一。

雖然說江宇來了之後搭理改善,但是經開區的好醫院太多了,人才都往好的醫院去了,經開區醫院想要招到更好的醫生資源,必要要開出更加優渥的條件,才能吸引到人才。

“好,我明白了,關於這一點我會盡快向上麵反映的。”

醫生已經越來越成為稀缺資源,再加上這幾年醫患關係緊張,學醫成本過高,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投身於醫學行業。

如果新鮮的血液不願意加入到醫學大潮之中,那就很容易出現後繼無人的尷尬情況。

會議結束,江宇回到病房。

常輕舞已經準備好了飯菜,放在桌子上。

“吃飯。”常輕舞將筷子擺好,扶著江宇坐下。

江宇拿起筷子說道:“關於加大引進醫學人才,我覺得十分有必要。”

常輕舞點點頭:“是。現在各大醫院都出現了僧多粥少的情況,上頭也在積極地辦理此事,相信很快就會拿出相應的方案。”

說完,常輕舞看了一眼江宇,才緩緩地說道:“今天我過來的時候,黃書記的秘書給我打電話了……”

“找你什麼事?”江宇道。

常輕舞猶豫了一下,才說:“很奇怪,說是找你吃飯,但是電話卻打到我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