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醫患(下)(1 / 2)

江宇跟著張玉文李夢蓉一起來到醫院外麵,警察已經封鎖了現場,馮主任是從門診大樓的樓頂跳下來的,足足七層高的樓層,摔下來就已經血肉模糊。

馮主任的兒子年齡和江宇差不多,也在醫院上班,此時正趴在地上痛哭。

江宇遠遠的看著,心中很不平靜,算上在美國的日子,江宇從醫也有好多年了,見慣了醫患之間的矛盾,但是像這一次這麼憋屈的事情還是頭一次遇到。

醫患關係一直都是國內最尖銳的問題,不得不說在國內因為很多製度的不完善,監管體係的不全麵,導致醫患矛盾衝突非常大,甚至很多時候醫患矛盾都沒有明確的評判標準。

根據李夢蓉和張玉文所說,這一次的事情完全是馮主任出於同情心盡人事聽天命,在治療之前已經和患者家屬達成了協議,經過了患者家屬的同意和認可,如若不然以當時的情況沒幾個醫生敢於接手當時的患者。

當時馮主任願意接手的時候患者家屬是感激涕零,差點沒下跪磕頭,可是當患者去世的時候患者家屬卻翻臉無情,怪罪馮主任學藝不精,草菅人命。

最主要的是醫院方麵為了息事寧人減少影響竟然還進行了稍微的妥協,雖然沒有處分馮主任,卻對患者家屬進行了人道主義的賠償,如此一來更是助長了患者家屬的氣焰。

站在江宇的立場上,不得不說國內很多醫院的這一點非常的不正確,很多時候明明是患者家屬的胡攪蠻纏,但是醫院方麵為了麵子為了名氣依舊進行人道主義補償,原本明明是自己占理的事情,最後卻顯得理虧。

在這一點上江宇覺得美國做的非常好,錯就是錯,對就是對,沒有什麼人道主義賠償,不會助長患者家屬的氣焰的僥幸心理。

其實從某些方麵講,很多時候患者家屬鬧事也是因為這一點,他們明明知道醫院沒錯,但是為了那些所謂的補償就是要專門鬧事。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有利益才有動力,才有驅使,我要是鬧一鬧能夠得到一些補償,何樂而不為呢?

所謂醫者仁心,醫者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挽救生命,本就是在走鋼絲,戰戰兢兢,但是很多時候卻因為患者家屬的無理取鬧,導致很多醫生不能放開手腳,他們在治療患者的時候首先考慮的竟然是保護自己,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種諷刺。

江宇不否認這世上確實有一些不道德的醫生敗壞了風氣,但是普遍來說大多數醫生還是很不錯的,畢竟醫生和患者本身一開始並沒有什麼矛盾,作為醫生和你無冤無仇沒有必要去害你不是嗎?

就拿今天馮主任的事情來說,原本馮主任是一片好心,但是今天這件事一出,整個省醫院的醫生都會警惕,以後再次遇到類似的事情,還有哪位醫生願意挺身而出?

或許有些患者家屬因為這次的無理取鬧獲得了一些好處,可是當某一天你自己遇到了棘手的病症,醫者束手束腳在治療之前首先考慮推卸責任的時候,你的病誰來治療?

目光短淺,鼠目寸光。

江宇也並非是完全站在醫生的立場,有些醫生也確實道德敗壞,隻是作為患者不能一竿子打死一群人,理智對待問題,什麼事情都有辦法解決不是嗎?

這世上很多事也正是因為那些胡攪蠻纏的人攪合,最終害人害己。

兩年前江宇其實作為實習生回國一次國內,隻不過是在廣雲省,當時在廣雲一家三甲醫院進行醫術交流。

湊巧當時廣雲省發生了一起車禍,受傷最為嚴重的是兩個十八歲左右的少年,兩人送到醫院的時候幾乎奄奄一息。

醫院準備迅速手術,其中一位少年的家屬自認為懂得比較多,一定要醫生給自己把患者的情況說明白,手術的根據,成功率,以後的影響等等,一來二去耽誤了很多時間,最終孩子沒救下來。

而另一位患者家屬完全聽從醫生,剛來就手術,最終孩子被救了回來,兩個月後痊愈出院,在江宇看來,其實沒有救下的那個孩子的傷情其實還要稍微輕微一些,但是卻造成了截然相反的結果。

患者家屬大鬧醫院,哭天喊地,醫院也被迫賠償,但是孩子卻回不來了。

人都說隔行如隔山,救人如救火,有時候治療的過程爭分奪秒,別說完全不懂醫學常識的,即便是懂一點皮毛的也不見得能完全搞得懂病情變化。

作為患者家屬在這個時候聽從專業醫生的建議才是理智的選擇,而不是讓醫生給你上課,說句難聽的,倘若醫生說的你完全都聽得懂,吃的透,那你也不需要醫生了,因為你自己就是很高明的大夫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