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汪春水迎風起皺,平靜的湖麵泛起陣陣漣漪,岸邊的楊柳梢禁不住撩撥,擺起動人的舞姿,輕揚而優雅。
蔚藍的湖中有座五亭橋,由五個亭子組成,4個小亭子分別圍繞著中間最大一個亭子,五亭相連,橋下有十五個圓洞,圓洞互通,坐落在湖中央,宛若明珠。
亭身五根大紅柱,九根大梁,頂上的金黃琉璃瓦片錯落有致,柱上分別刻畫著山水,人物等作畫,近觀人物神態灑脫,舉手投足之間一股豪邁之風油然而生,而山水意境輕靈悠遠,似高山流水,又似小河潺潺,人物和山水之間的銜接渾然天成,每一根柱之間的意境相互牽引,缺一而有撼。
亭中坐著一男一女,男的手杵著頭正在假寐,身旁的女子小心翼翼的剝著荔枝,時不時張嘴咬一口。
男子麵若溫玉,身著月白色絲履,暗色鎏金線鑲邊,腰間別著一把青白色玉具劍,造型特別,鑲螭龍蟒紋,玉劍中螭龍若隱若現,盤繞於雲氣中,鞘身為五節,首、莖、格、鞘、分別各為一節,各節之間用金屬物連接,不能活動折卷,不具實用功能。
兩端做成向下回卷的龍首,圓目,張口,龍的軀體弧形蜷曲,兩後足以對稱鳳首,園睛,垂琢,高冠相連,表麵刻有細線方格紋和細密陰線綯索紋,雙龍軀體下邊,雕相背雙鳳,鳳首向外,與龍體相連,可見雕琢技藝十分精湛,玉本身彌足珍貴,說是瑰寶也不外一。
男子是位偏偏少年,華服錦緞包身,麵容卻難掩稚氣之相,年齡約摸十六、七歲。
放眼望去,小亭在湖中如火柴盒般大小,由此可見,這湖麵積之大。
“公子~~~~公子~~~他~~~醒~~~啦”岸邊傳來清脆的聲音,一妙齡女子著粉色上衫,腰間紮著一條淡綠色的束腰,下身一襲墨綠色的腰褲,頭紮“雙丫髻”,十足的小家碧玉模樣。
身旁的丫鬟趴在石桌上,打著輕鼾,細看模樣也小巧可人,少年也有些困乏,正要入睡,隱約聽到叫喊,回頭一看,自己的丫鬟在在岸邊不停的揮手,少年手撐著椅背,腳輕輕一點,穩穩的落到小船上,激起一圈波瀾,雙手掌槳,朝岸邊快速劃去。
與其說是小船,不如說是舟還來的貼切,舟身雖然不厚,但浮力和堅硬程度不是尋常的木料能比。
亭離岸邊約有百來丈,少年手中的槳一起一落就劃出一丈開外,激起的水花透過光,明亮而清澈。
黃衣丫鬟被聲響驚醒,看到自家公子把自己丟下,頓時急了:“公子~不要把婢子一個人留下,公子!”幾番想跳到湖裏,奈何不識水性,隻能放棄遊回去的念頭,頓時,黃衣丫鬟明亮的大眼睛霧氣氤氳,撅著小嘴眼巴巴的看著小船離自己越來越遠。
船還沒靠岸,少年借著浮力輕輕一跳穩穩的落在岸上,穿粉色上衣的丫鬟手裏拿著繩子在岸邊已等候多時,見船靠岸,正要準備上前把船係好,誰知少年這一蹬,把小船推到遠處,丫鬟沒反應過來,一個趔趄差點一頭栽進湖裏。
少年下了船一路小跑,穿過一邊竹林,一條細窄的羊腸小道鋪滿各色的鵝卵石,過了竹林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林子,這裏土地肥沃,植被生長的極好,林子前不遠處有一片假山,假山下有一個池子,池子裏雜七雜八養了各種各樣的魚和烏龜王八。
少年滿頭大汗,來到一間竹屋前,推開門走了進去,竹屋裏滿滿的都是竹子的味道,典雅大方,清香而不膩人。
“你出去,沒我吩咐不準進來。”少年有些疲,但話中的語氣不容置疑。
“諾”這個和年紀估摸著也差不多十六七歲,尖銳的公鴨嗓子有點刺耳,少年並沒在意,小太監弓著腰慢慢退出門後,輕輕關上竹門,在門外候著。
“小春子,去找條船把如意接回來。”
“諾”小春子隔著門趕緊應到。
“這丫頭片子,不是說醒了嗎?”望著竹椅上另一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人自言自語道。
這時穿粉色上衣的丫鬟端了盆水和毛巾進來,把毛巾的水擰幹小心翼翼幫少年擦去額間的汗。
丫鬟小心翼翼的動作讓少年有些煩躁,從丫鬟手中拿過毛巾,胡亂的在臉上一通亂擦後,發起了呆,丫鬟楞了一下看著自家公子,表情又好氣又好笑,這叫洗臉嗎?擦跟沒擦似的。
不知想到了什麼,少年怔住,望著窗外出了神。
“如意,快拿上風箏,公子我今兒個帶你們去放風箏。”
這天豔陽初好,萬裏晴空,偌大的園林,平坦綠茵的草地上,一行隻有4人,草地再往前約百米就是一汪浩湖,左邊是一大片綠意盎然的竹園,右邊則是一片片生機勃勃的樹林,若說整個麵積,雖說規模比不得上林苑之大,但勝於精致小巧,而且還是私人所有。
“小春子你個傻蛋,你扯住線要拉著跑啊,跑快點,沒吃飯是不是?”起初少年自己和婢女三人搗鼓了半天,總飛到兩丈多就落下,折騰了半天三人氣喘籲籲,累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