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弦遙遙看著那一座座山峰,心中隱約有種不出來的感覺,總覺得這裏的山都長成這個樣子,彼此之間,好像是有著某種聯係,這種感覺,來自他對陣法的領悟,但是一時半會,也參悟不出來。
此刻從這個角度看,總有一種管中窺豹的感覺,於是片刻之後,李和弦就放棄了,一絲心念,傳到分身那邊,讓分身去查閱一下有關飛劍派的曆史。
不久之後,分身那邊,傳來了有關飛劍派的消息。
在大約兩千年前,飛劍派還是現在這個樣子,而被稱為飛劍門。
按照仙靈大6的門派等級,派之上是門,門之上是教,教之上是宗。
不要看隻有簡單的四個等級,想要提升一個等級,可是格外艱難,這不僅要本身這個門派就有足夠的實力,而且還需要得到上門的支持,同時這個門派還要為整個仙靈大6做出叫人信服的貢獻,得到其他門派的準許,這才可以提升等級。
不然的話,誰會希望原本同一個等級的門派,突然間就稱為自己的上門,自己每年還要去上供。
在曆史上,飛劍派還是飛劍門的時候,可以是整個北域所有門派中的最強大的一個,而且沒有之一。
最為鼎盛的時期,飛劍門曾經出過八個如意境的真人,數十個星河境的上人,華境的修者更是幾近千人。
而那個時候,其他的門派,如意境的真人最多也就兩三個撐門麵的,星河境能有十多個就了不起了。
甚至在某段時間內,飛劍門極有可能從門派升級為教派,而要求也很簡單,隻需要飛劍門有一個修者能夠從如意境再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就可以了。
但是就在這個時期,生了一件大事,這件大事,就是曆史上有記載的千年之前的血脈大戰。
大戰的雙方,是人類修者和妖獸。
而當時雙方的目的,就是斷了對手的血脈傳承,將對方趕盡殺絕。
在這個目的的前提下,就可以想象得出來,當時的戰況多麼慘烈。
當時的主戰場,是在東莽和北域。
飛劍門的修者幾乎都是劍修,而劍修主殺伐,於是在那一場持久的曠世之戰中,飛劍門中的劍修,幾乎都被上門征用,前往各個戰場,從保衛戰到反擊戰,再到攻城戰,可以仙靈大6北域的每一處戰場上,都有過飛劍門弟子的身影。
甚至當時還有飛劍門的弟子,被征調前往其他幾域助戰。
而當時飛劍門做出的貢獻,還不僅僅是這些,在血脈大戰足以記入史冊的一場著名戰役中,飛劍門的弟子,一共三十六人,包含五名如意境真人,十七名星河境上人,還有十四名華境修者,以自己的血肉之軀,硬生生阻擋妖獸中實力遠遠比他們強大的十六個大妖和四十多個化形妖獸的足足百次聯合衝擊。
而在妖獸中,大妖就相當於如意境真人,化形妖獸相當於星河境。
十六比五,四十八比十七的巨大差距,要是普通修者,早就一個衝擊就徹底潰散了。
但是當時領導這場戰役的飛劍門掌門,喊出了“山河若破,劍修何存”的口號,率領著門人,以血肉之軀,鑄就鋼鐵長城,硬是將妖獸的這支強大力量拖住足足五十的時間,為其他修者對妖獸的進攻爭取了足夠的時間。
到了戰役後來,飛劍門掌門戰死,副掌門依舊率領門人力戰不退,到了最後,更是僅剩的數人,義無反顧衝入妖獸之中,在身體幾乎被撕碎的情況下,施展金丹自爆,炸死數倍於己方的大妖。
最後這一場戰役,飛劍門修者全軍覆沒,但是換來的,不僅是妖獸中十個大妖和三十多個化形妖獸的死亡,為其他幾條戰線的人類修者,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這場戰役,因為在當時距離飛劍門不遠處的崖山生,所以曆史上這場戰役,又被稱為崖山之戰。
可以這麼,血脈大戰中人類修者從被迫防守到開始反擊,就是以崖山之戰作為轉折點的。
當時飛劍門的掌門和那一幹弟子,用自己的生命,扭轉了整個戰局。
大戰之後,飛劍派因為死傷太多的高階修者,甚至本門的神通,都丟失了不少,風雨飄搖中,漸漸失去了往日的榮光,更是在大約六百年前,從飛劍門降為飛劍派。
此時展現在李和弦麵前的飛劍派,恐怕還沒有千年前飛劍門的百分之一。
知道了這段曆史後,李和弦除了唏噓之外,心中還冒出了一個巨大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