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白(1 / 1)

明朝是繼漢唐之後長治久安的大一統王朝,正所謂風吹鼉鼓山河動, 電閃旌旗日月高。可崇禎帝做夢也不會想到,這壯麗輝煌的大明江山,會在自己的手上毀於一旦。

在闖王李自成和女真部族的內憂外患下,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降於滿族政權,解放了最重要的一道邊防線,引進百萬強敵,明朝的氣數也隨著崇禎的自縊徹底走到了盡頭。

浩浩蕩蕩的外塞鐵蹄踏足中原,預示著一個新王朝的誕生,這是滿清的天下。

自周朝以來,上至君王、下到臣民,每個人都始終相信,人死不是燈滅,身體的衰敗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滅亡,神識仍可進入六道輪回。

這使得風水相術應運而生,他們深信利用玄學之術對先人的屍槨進行埋葬,不僅能使死者進入輪回之內,更能讓他們的子孫後代萬事興昌。

當這門風水之術被用於皇族之中,就成了主宰王朝興衰存亡的命脈,亦被稱之為“龍脈”。

據傳,大清開國皇帝皇太極率兵入關後,從大明國庫和百姓手中搜刮到的奇珍異寶,數量多得竟無安置之地。

他聽取護國相諸嚴申的建議,派風水師尋覓到一處龍口寶穴,將珍寶藏匿其中,按風水走向建成見龍卸甲地,成為了主宰大清國運的龍脈所在。

這口龍穴在建時,由精衛營和諸嚴申家族各自領兵駐守。

龍穴有一道石門,上麵刻有巨型龍頭,口銜寶珠。這道門跨陰陽、隔生死,生人在外、死人在內,被後人喚作“龍門”。

因龍脈乃為國家命門所在,決不允許外族知曉,當這座大型地下墓室建成後皇太極便對滿洲八旗下道聖旨:“對精衛營和諸嚴申部族進行血洗,凡參與者,一律不留活口,斬立決!”

精衛營統兵趙英驍勇善戰,遂率眾突圍,終以犧牲八萬兵力的代價逃出生天。而諸嚴申家族則滿門滅於一場焚天大火。

腥風血雨的洗禮過後,朝中漸漸歸於平靜,龍脈一事逐漸被人所淡忘,但是清朝曆代皇帝,一直派遣嫡係宗親追尋精衛營及其後人的下落,確保大清龍門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