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回 休閑旅遊(2 / 2)

當然,最能引起大家談興的則是“九馬畫山”。高約百餘米的碩大石壁,迎江而立。絕壁上,全是石質文采、層次分明;岩麵上,或明或暗的線條,縱橫交錯而又古色斑斕;仔細辨認,隱隱綽綽的駿馬,有的昂首嘶鳴,有的疾馳飛舞,好似天然畫屏,氣勢渾然,美不勝收。更讓大家感興趣的是,民間流傳的《看馬郎》歌謠——“看馬郎,看馬郎,問你神馬幾多雙?看出七匹中榜眼,看出九匹狀元郎。”又傳言,當年周總理和陳老總相攜遊漓江,總理看出了九匹,陳老總認出了七匹。惹得船上的遊客都蜂擁至甲板上,一試自己的火眼金星。在船上,我們都懷著強烈的興趣試圖看出更多的馬;而陳麗的想象力是驚人的,她能夠像總理一樣看出九匹,醜丫看出五匹,芳看出五匹,而我隻是看出六匹。

中午時分,船駛入楊朔境內。

聽人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楊朔山水甲桂林。”船至此,果然名不虛傳。

一進興坪,隻見群峰羅列,奇峰層疊。有的看上去像各種姿態的人物,有的好似珍禽怪獸,有的如同奇花異果,有的宛若碧玉蓮花。它們就那樣一個挨一個,一叢接一叢,臨江屏立著,如千峰競秀,妙趣橫生。最富有情趣的,則是仰臥在山尖的“羅漢”,挺肚酣笑,一派怡然自得的樣子。而緊挨其邊的“僧尼峰”,一個“和尚”,一個“尼姑”,臉對著臉,四目婆娑,相擁無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漓江打造得如此神奇。置身其中,又怎能不讓人發出由衷的感慨:“願作桂林人,不願作神仙”呢!

有人說,桂林的山皆空。是否真有此事,也無從考究。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岩洞被挖掘出來。這讓來桂林的人又多了一份尋古探幽的樂趣。銀子岩位於荔浦縣內,99年才對外正式開放。

我們來到銀子岩,隨導遊從圍欄通道中列隊進去。洞口不大,極深,內壁和石階都是濕漉漉的,且不太規則,因而也少了不少老岩洞人工斧削的痕跡。洞內懸墜的石筍、石幔,撥地而立的石竹、石花,都亮晶晶的、白花花的,在色燈的照耀下,讓人有些炫目。而岩洞的整體布局,看上去有點宜興“善卷洞”的味道,隻是上上下下,規格上大了那麼一圈。而我更鍾情洞外的田園春色:亭台、樓閣點綴在綠油油的稻田上,青山、綠水環伺其間,非常地恬淡與靜謐。

……

下午,我們坐著旅行車來到瑤寨。不知是不是山寨離縣城較遠,整個寨子顯得有些落寞和清幽。當地導遊告訴我們,在瑤寨,家裏主事的都是女人。所以,車子剛剛停靠在山腳下,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們就下山迎候了。在瑤寨的“半山樓”裏,大家一邊品嚐著瑤家的酥油茶,一邊欣賞著瑤家姑娘們的即興表演。

在桂林的七日中,我們在橡皮艇上漂流,乘渡船到寶鼎山上爬20分鍾近觀瀑布,在壯寨上頂上觀賞夕陽西下的梯田,到溫泉賓館泡溫泉。

在桂林的七日中,我們一起都開開心心的,還拍了很多的視頻與錄像。

在桂林的七日中,我們仿佛忘掉了過去,生活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麗的環境裏。

老實說,我們的過去,已經不再顯得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