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做事業先鋒第一人(4)(1 / 2)

好好調節一下心情。不少人的心情總是跟季節、自然景觀和天氣的變化有關,比如對碧空如洗、風和日麗、百花爭妍的日子,心情就很好,對陰雨連綿、狂風呼嘯、月缺花殘、草小蕭索、天寒地凍的日子,心情就很差。麵對影響好心情的季節、自然環境和天氣的變化,我們應該自己淵節一下,如看看有關這些季節裏的書或文學作品,如讀讀周作人的《雨天的書》,朗誦一下毛澤東主席的《沁園春·雪》等,欣賞一些有關的名畫,指導孩子用此時的自然景觀、天氣情況寫詩、畫畫等,在雨後天晴、白雪皚皚或煙雨迷蒙中到郊外、田野或公園去散散步,透透氣,欣賞一下自然景觀、花草樹術等,一定會使你心情舒暢的。

有這樣一個故事:建築工人在砌磚牆。他們都在忙碌地工作著,可各自的心情卻大不相同。一個工人怨天尤人,覺得工作又累叉枯燥;一個工人埋頭苦幹,認命而忍耐;第三個工人卻快樂地吹著口哨,他想像著這堵牆砌好後,也許會有一位老人在牆邊的草地上種他喜歡的花;也許會有一個小男孩在牆上創作太空畫,也許會有一對戀人依偎在牆邊的樹影裏擁吻傾訴……誰都喜歡做第三個工人,誰都願做第三個工人。

走上成功事業的巔峰

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要求我們絕不能安於現狀,不安於現狀要求我們時刻戰勝自己,主動改進,永遠別說“已經做得夠好了”。托尼·高登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成功了。

絕不安於現狀

那是在20世紀90年代的一天,有兩個人騎著駱駝行走在非洲的大沙漠裏,他們的目的地是沙漠另一邊的一個小城鎮。

他們帶了好幾壺水和好幾袋食物,足夠應付幾天的供應。

“我們應該加快前進速度,不然會被困在沙漠裏。”進人沙漠的第二天,其中一個人覺得走得太慢了,便對另一個說。

“怕什麼?我們有這麼多的水和食物,慢慢走吧。”另一個人說。

提議走快一點的那個人聽了,覺得有道理,也放棄了走快一點的想法。

然而,就在那天晚上,一場風暴襲來,兩個人的命是保住了,可水、食物、一行李都被風暴卷走了,駱駝也失蹤了。

這一下,他們不能再“慢慢走”了。第三天,他們開始拚命地奔跑,可惜的是,由於無水無食,又辨別不清方向,最終沒有走出大沙漠。

足夠多的水和食物,是兩個人當時的“現狀”,安於這樣的“現狀”,兩個人慢慢地走。但無情的風暴毀掉了他們的“現狀”。並最終毀掉了他們的性命。

風暴不是人力可以控製的,“現狀”也不是自己可以挽留的。

其實,每一個組織以及每一個人,都會隨時遭遇類似於“風暴”的不可控事件,這些事件會毀掉一切,讓沒有準備的、安於現狀的人陷入絕境。

即使沒有狂風大浪,你所處的境況也每時每刻都在變化,安於現狀隻能是一廂情願的夢想,當你從夢中醒來時,你會發現原來所擁有的一切,都已經隨風而逝。因此,你必須像非洲瑪族人那樣,主動變化,在“現狀”變化之前就做好準備,如果像相族人那樣等“現狀”消失了再變化,一切都晚了。

世界上第一輛四輪汽車是福特發明的,在其他汽車公司崛起之前,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汽車是福特的T型車。這種汽車色彩單一,除了黑色還是黑色,樣式也比較古板,但在流水線大批量生產模式下,其成本較低,而且耐用,迎合了當時世界各國消費者的需求,暢銷期長達20年。也許正是因為這種暢銷,讓福特的經營者們誤認為“現狀”可以一成不變,福特王朝可以永遠做汽車業的老大,進而忽視了世界一直都在前進的現實。

20世紀20年代,經濟進一步發展了,美國人的收入增加了,汽車不再僅僅是代步的工具,人們更樂意把它當作地位和身份的象征。顯然,色彩單一,樣式單一的T型車,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了。然而,福特公司經營者對這種變化視而不見。福特本人還固執地說:“不管消費者需要什麼,福特公司生產的汽車永遠都是黑色的!”

前進中的世界,終於使停止“現狀”的福特落後了。跟上時代發展的,是順應消費者需求的通用汽車,以及後來的日本豐田和本田等。

你安於現狀,但其他對手仍在進步,你止步不前,換來的隻能是落後,落後就麵臨被淘汰。你不變,環境每時每刻都在變。

有的老板,在幾年前還把企業搞得紅紅火火,近幾年卻力不從心了;也有的老板,過去成功過,後來栽了跟鬥,現在想東山再起,卻辦不到了,即使擁有比當年創業時更豐富的資源都無法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