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辰瞅了方浚一眼,見他依舊冷著臉,一副想要將自己殺之而後快的表情,雷辰無奈地搖搖頭,慢條斯理的道:“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說完後,雷辰長歎一聲,假裝端起茶杯喝茶,眼神卻偷偷摸摸觀察著其他人的神色,心裏也不禁嘀咕起來。
還好這個世界沒有李白杜甫等人的存在,不然今天這局麵還真不好應付,想必祭出詩仙的傑作,後麵的忽悠神功就能大展神威了。
古人雖然限於眼界,導致思想有些迂腐,但是他們絕對不傻,那些把古人當成傻子的,才是真正的傻子。
見到林四娘等人有些瞠目結舌,雷辰心底暗笑,小樣的,堂堂的詩仙都被祭出來了,還鎮不住你們?
給了眾人幾秒鍾的消化時間,隨後雷辰笑道:“大明朝的種種已經成為過往雲煙,轉眼間四百餘年一晃而過,你們所認識的人也早已塵歸塵土歸土,而你們卻為了明朝的滅亡在這裏長籲短歎,有用嗎?”
對於講究天地君親師的古人而言,雷辰最後這句話確實是有些找死的意思。
果然,等他說完後,方浚兄弟倆還有兩個丫鬟全都怒氣衝衝的看著他,就連林四娘的臉色都有些變化。
未等他們發作,雷辰指了指方浚:“雖然我沒有國破家亡的經曆,但我也知道這種感覺絕對不好受,但是平心而論,就算你的心再痛,恨意再濃,你的大明朝還能回來嗎?回答我!”
方浚被雷辰氣的扭過頭去,雙手不停顫抖,握緊的拳頭哢哢直響,片刻後他才從緊咬的牙關中擠出兩個字:“不能!”
聽到他的語氣中充滿了不甘,雷辰頗為同情的道:“對啊,不能。你們活著的時候明朝已經腐朽到了骨子裏,相信當時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的慘淡社會狀況你們都見過,按照當時的情況,即使沒有滿清的入侵,你認為明朝還能持續多久?”
方浚咬牙道:“皇上勤於政事,生活節儉,如果沒有……”
“我知道崇禎皇帝是個年輕有為的好皇帝,他有心改變現狀,但是大明朝已經從根上腐敗了,人民紛紛揭竿而起反抗這個朝廷,任他再怎麼做也是無力回天,隻能說他生錯了時代。”
雷辰直接打斷了方浚的話,接著道:“大明的滅亡其實也是大勢所趨,我不否認滿清入關後燒殺搶掠,犯下滔天惡行,甚至差點給漢人帶來滅頂之災。盡管我對於那些事情非常痛恨,但我不得不承認,那是當時的統治者為了鞏固政權而采取的手段。”
“縱觀我華夏幾千年的曆史,其實說白了就是一部漢人不停反抗的血淚史,麵對一次次的外族入侵,數次滅頂之災,漢人最終還是活了下來,可以說這是一個偉大的民族。”
說到這裏,雷辰停頓了一下,端起茶杯卻發現裏麵的茶已經沒了,直接將茶杯遞給身後的小環,小環不情願的輕哼一聲,最終還是磨磨蹭蹭的給他續上一杯。
雷辰笑了笑,打量一下眾人的表情,發現林四娘和方泓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而方浚和小彩則有些摸不著頭腦,顯然是還沒弄懂雷辰的意思。
雷辰沒有停頓太久,稍微思考了一下,繼續道:“你們所效忠的大明朝也好,再往前的宋唐也好,說白了都是由漢人建立的,隻不過期間更換了幾個統治者而已。說到底,漢人的國家不是某個姓氏的國家,而是所有漢人共同的家園,所以我才會說,方浚你一心忠於朱氏家族的思想有些狹隘。”
“我……”
方浚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雷辰的這番話確實對他造成了思想上的衝擊,古人講究天地君親師,君的地位僅次於天地,甚至排在親人之上,他們接受的教育全都是圍繞著如何忠於統治者。而雷辰卻另辟蹊徑,教他們忠於民族,忠於人民,偏偏他說的還有那麼一點道理。
這種思想上的衝擊,讓方浚等人一時有些難以接受,同時心中也有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萌芽慢慢冒了出來,甚至連他們自己都沒有注意到。
林四娘試探著問道:“公子的意思是,我們應該忠於漢人?”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與其在這裏為了明朝的滅亡而做些無用的傷感,還不如為天下的百姓做些事情。實際行動永遠比空想來得實在,不是嗎?”
眾人紛紛沉默,都在思考著雷辰說的這番話。
幾分鍾後。
“正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四娘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