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進入天坑(2 / 2)

大概過了一個小時左右,韓冰冰和小平頭就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了,我們通過他們的頭戴無線電中得知他們的狀態,就這樣一直到了中午,韓冰冰和小平頭從無線電中傳來很微弱的聲音。聲音斷斷續續的,“我們……到了……下邊……很平坦……你們……下來吧”

聽到韓冰冰他們的消息,我們四個人開始我們進入天坑的方式,我們用的是第二種方式--跳傘。跳傘下天坑雖然很快,但是要有一個前提,就是了解天坑底部的地貌,如果底下凹凸不平,這麼跳下去無異於找死,所以韓冰冰和小平頭他們先下去探路並幫忙做一下降落準備。

我們先用降落傘放下去兩個個裝備包,包裏主要是我們的武器、補給還有返程要用到的攀岩裝備,以及跳傘的指示燈。裝備包落下之後大約十分鍾,我們看到天坑底部亮起了一圈指示燈。

我背好傘包,縱身一躍跳進了天坑,在我剛騰空的時候便拉開了降落傘。天坑大概有四百多米,這個距離對於跳傘來說很低,所以必須在一開始就拉開傘繩,我操縱降落傘對著指示燈指示的地方而去,風呼嘯的從耳邊吹過,半分鍾後我平穩的降落到了指示燈的圈內。之後的十幾分鍾裏,淩霄、劉豐衣還有竹亦萱都依次平安落地,這都得益於我們在重慶那些天專門請了專業的跳傘專家訓練的結果,雖然我們跳傘的姿勢不正規,落地點也有些偏,但是足以應付這次跳傘了。

我們將降落傘和指示燈收好藏了起來,戴上強力頭燈和超長電源,點起武器和補給朝著天坑更深處前進。

從上邊看天坑是一個巨大的筒形結構,在下邊可以看到天坑底部有四通八達的溶洞。我們幾個人挑選了一個空間最大的溶洞向裏邊走去。在溶洞的外邊,也就是天坑底部,還長有很多草和灌木,但是進入溶洞後,氣溫就下降了好幾度,濕氣也更重了。由於缺少了光線,這裏沒有綠色植物,有的隻是那些菌類不需要光合作用的生命體。

天坑底部的溶洞大的出奇,至少有兩三層樓那麼高,洞內的道路除了一直向下外,比我們想象的要平坦的多。每向裏走一百米左右,就有一圈類似拱門的岩石。就這樣我們向裏邊走了大概有幾公裏,深度也下了幾百米,用燈照了一下四周,我們好似來到了一個類似底下車庫結構的空洞層。這裏一絲光線也沒有,氧氣探測器指示這裏的氧氣含量隻下降了一點點與外邊沒有太大的區別。腳下有水流過,可能是從其他溶洞流過來的地下河。

我這時發現這個“地下車庫”的岩石立柱可能有問題,走過去敲了敲,劉豐衣好像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我們兩個人查看了好幾個立柱後。劉豐衣問我,“你也看出來了?”我嗯了一聲。

旁邊的小平頭和韓冰冰沒聽懂我們在說什麼,問我們看出來什麼了,我把大家聚到一起說,“我現在告訴大家一件事,大家不要覺得奇怪和慌張。”

除了劉豐衣外,大家都點了點頭。我說,“我和劉叔剛才查看了這些岩石立柱,我們的結論是,這些立柱是人造的!”

“人造的?”韓冰冰聽到這話,連忙去岩石柱那裏查看,然後又看了看其他幾個立柱,他比我和劉豐衣看的更仔細,還看了看地麵,以及流水的地下河。

其他幾個人還在消化我剛才的結論的時候,韓冰冰又說出一個更勁爆的結論,“不隻是這岩石柱,我覺得,整個這個空洞,包括剛才我們走過的那個溶洞,都是人工挖出來的。”

韓冰冰說這些讓我和劉豐衣著實吃驚,不過細想一下,這點不難理解,韓冰冰有些神經大條,她容易忽視很明顯的地方,卻又能注意到我們這些人不容易注意到的地方,加上她本來就是個研究曆史的人,所以她仔細觀察後的結論應該沒有錯。

韓冰冰接著說,“剛才進來的時候我沒注意,你一說這些岩石柱是人造的,我才想起來,剛才我們走過的那個溶洞有些太規整了,每隔一百米左右就出現的岩石拱門,那個應該是撐起岩洞的骨架,剛才我查看那個地下河和岩石柱都有打磨過的痕跡,我覺得那條河其實是一條人工水渠。”

我馬上問韓冰冰,“你覺得這個工程有多少年的曆史了?”

韓冰冰想了想說,“不知道,估計有五千年以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