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三十五歲那年,我步入人生的中途[2],無意中在一座暗無天日的森林[3]裏迷失,找不到正路。啊,直到現在,我仍舊難以用文字描述那座森林的陰暗、廣大、荒涼和恐怖。之所以難以描述,是因為我一想到它,恐懼就充滿了我的內心,不由得戰栗不已。要知道,那是比死亡更可怕的恐怖啊!但為了講述那位我在那裏遇到的幸運之神,我必須講一下在那裏看到的其他事物[4]。
我也說不清為什麼自己會置身在那樣一座森林中,我隻知道我在離開真理之路的時候,困倦到了極點[5],以至當我從昏睡中醒來後,就已經在那座森林裏了。但是,當我來到令我心驚膽戰的那座山穀[6]的盡頭時,我看到了一座小山[7],在山腳下,我向上望去,看到了披灑在山肩上的引導世人走上正途的行星[8]的光輝。此時,積存在我心海[9]中昨夜那淒慘而可憐的經曆所導致的恐怖情緒,這才漸漸平息下來,我的心終於安定了一些。這時,我感覺自己就像在海難裏幸存下來的人回看驚濤駭浪一樣,心神不安地回看那道向來有去無還的關口[10],對自己竟然能夠逃脫感到難以置信。
稍事休息後,我放鬆一下疲憊的身體,然後沿著那荒涼的山坡一步一步走去。我的腳步很穩,而且最穩的總是位於後麵較低位置的那隻腳[11]。我剛走到山勢陡峭的地方,突然,一隻五彩斑斕的豹[12]以輕巧而敏捷的動作跳到了我的麵前。它在我的麵前來回走動,但就是不走開,將我的去路擋住,想強迫我從原路返回。
此時恰好天剛亮,旭日從東方升起,群星漸漸隱沒在它的身後。群星早在愛神推動那些美麗的事物運行時,就已經不離太陽左右了[13]。因此在這種春天的溫和早晨和這一天開始的時刻,我充滿信心地趕走了眼前這隻披著色彩斑斕外衣的野獸[14]。但這並不能證明我不害怕一隻出現在我麵前的凶猛的獅子[15]。這隻獅子高昂著頭,儼然一副餓得發狂的樣子,它向我示威似的狂叫,似乎會隨時向我撲來。它大叫一聲,空氣也為之顫抖。倒黴的是,一隻瘦骨嶙峋的母狼[16]也出現了。它瘦削的身體好像承載著所有的貪欲,想必它殘害過不少人,令這些人過著悲慘的生活。麵對這隻饑餓到了極點的滿臉凶相的惡狼,我恐懼到了極點,以至連登到山頂的希望都喪失了,就像那一門心思想贏錢的賭徒,當輸錢的時刻到來時,悲哀沮喪的情緒會將他重重籠罩。那隻母狼向我走來,步步緊逼,逼著我退回到那座暗無天日的森林,退回到太陽安靜下來的地方[17]。
就在我不斷地向後退的時候,一個身影[18]出現在我的視野裏。在這麼荒涼的曠野,竟然能遇到人,我驚喜萬分。我就像溺水者抓住救命的浮木一樣,衝著他高聲地叫道:“不管你是人還是鬼,請你可憐可憐我,向我伸出援助之手吧!”
或許因為長期沉默,那個人的聲音很微弱[19]。他說:“我現在不是人,但從前是。我的父母是倫巴第人[20],從籍貫來看,他們應該是曼圖阿[21]人。我出生於愷撒大帝時代晚期[22],雖然時間久遠了些,但那時是聖明的奧古斯都王[23]統治時期,也是虛妄假冒的神祇被信奉的時代[24]。我住在羅馬。我是一個詩人,我曾寫詩歌頌過安奇塞斯的兒子埃涅阿斯在傲視群雄的伊利烏姆城被燒毀後,從特洛伊搬到這裏的事跡[25]。請告訴我,你之所以驚惶失措、停駐不前的原因,以及你為什麼麵對著那幸福之山[26]卻不敢攀登呢?”
我不好意思地說:“天哪,難道你是詩人維吉爾?就是那豐富的語言之流的源泉,也是其他詩人眼中的光榮和明燈?你是我的前輩,你是我的老師,我在長期的學習中,一直在研究著你的詩卷。我從你那裏,學到了得以成名的美麗和諧的詩風[27]。但願我以往的那些舉動能令你對我心生同情、伸出援助之手。請你看看我身後的那頭野獸,它逼得我不得不轉身後退。請你伸出援助之手,幫我擺脫它吧。因為它的存在,我現在害怕得全身發抖啊!”
維吉爾看到我在流淚,就告訴我:“你隻有選擇另一條路[28],才能離開這個荒涼的地方。因為這隻迫使你因恐懼而不斷地呼救的野獸,沒有人能從它的糾纏下逃生,它的目的就是擋住來人,並盡力地糾纏住他,直至把他弄死[29]。而且,它貪得無厭,欲望永遠難以得到滿足,得到吃的後,它反而更加饑餓[30]。許多人都招惹上了它,而且以後會有更多[31]。隻有靈犬才能讓它痛苦地死掉。那是一隻不以土地和金錢為食而專以智慧、愛和美德為食的靈犬。它的降生地在菲爾特雷和蒙特菲爾特羅之間[32]。它將挽救日益衰微[33]的意大利,那個處女卡密拉、歐呂阿魯斯、圖爾努斯和尼蘇斯都為之負傷而死[34]的國土。這隻母狼最終將被獵犬趕出所有的城市,最後還要被重新打入地獄——當初它就是因為妒忌而被魔鬼從那裏放出來的[35]。因此,站在你的角度來考慮,你最好請我做你的引導者,跟著我,讓我引導你經過一處永劫之地。在經過那裏時,你能聽到絕望的呼叫聲,你也能看到古往今來的鬼魂在痛苦地乞求第二次死亡的降臨[36]。你還將看到那些安靜地待在淨火中的靈魂,因為他們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來到有福的人們中間[37]。倘若你想在那之後就和那些有福的人在一起,那麼,一個比我高貴的靈魂[38]會來引導你。我在離開時,會將你交給她。因為我還沒有奉行天上統治者的律法,因此你不能隨我走進他的都城[39]。上帝就是其威權遍及宇宙、直接主宰天上的皇帝,你所去的地方就是他的都城和崇高的寶座所在地。能夠被他挑中到那裏的人都是相當有福氣的啊!”
於是我對他說:“詩人,我請求你,請你以你所不知道的上帝的名義,帶領我從眼前這場災難和後麵更大的災難[40]中逃離,將我領到你說的那個美好的地方去,讓我能親眼目睹那些深淵中淒慘的人和聖彼得之門[41]。”
就這樣,他在前,我在後,我們的旅程開始了。
· 注 釋 ·
[1]本章是《神曲》的序曲,在全詩中起著開宗明義的作用。
[2]1300年,但丁三十五歲。《舊約·詩篇》卷四第九十篇中說:“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而但丁在《筵席》第四篇第二十三章中則用拱門來比喻人生。從人的有生之年來看,拱門的頂點就是三十五歲。這裏,作者用旅程來比喻人生,三十五歲即“人生的中途”。此外,《舊約·以賽亞書》第三十八章中“正在我中年之日,必進入陰間的門”也給了但丁以啟發。
無論是對於但丁,還是對於佛羅倫薩,甚至對於基督教世界來說,1300年都是關鍵性的一年。就在這一年,但丁被選為佛羅倫薩六名行政官之一,到達了政治生涯的頂點,而這也是他一生的轉折點,導致兩年後他被放逐,從此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這一年5月1日春節,佛羅倫薩黑白兩黨在長期內訌後,終於爆發了流血事件,和平的日子從此遠離了這裏。這一年是卜尼法斯八世宣布的大赦年(giubileo),所有基督教徒要想贖一切罪,都可以通過巡禮、懺悔和建功立德的方式進行。但丁考慮到自己已經到了人生的中途和頂點,以後就要沿著下坡路走向死亡,所以急切地想讓自己的靈魂得到救贖。於是,他也去了羅馬朝聖。與此同時,但丁也希望出現一位英雄人物能領導基督教世界開始一個新時代,根絕貪欲,消除黨派之間的爭端,讓世界恢複和平,讓人們享受當下的幸福,然後在基督教教義的指引下,棄惡從善,從而享受來世的幸福。於是,在詩中,詩人將1300年4月8日耶穌受難日(複活節前的星期五)作為虛構的地獄、煉獄、天國之行的開始之日,其用意可謂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