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布魯門巴赫(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1752—1840),哥廷根大學教授,博物學家。
[505]柯爾伯(Heinrich Kolbe,1772—1836),曾為歌德畫肖像。
[506]厄斯威格(Wilhelm Ludwig ron Eschwege,1777—1855),工程師,巴西金礦的經理。
[507]卡隆(Charon),希臘神話中在冥河上渡亡靈去冥府的神。此詩是歌德在9月20日在裏默爾的幫助下從希臘文譯成德語的。
[508]斯塔爾夫人(Stael-Holstein,1766—1817),法國女作家,曾到魏瑪探望歌德。
[509]厄拉斯姆斯(Erasmus von Rotterdam,1466—1536),荷蘭人文主義者。
[510]莫斯海姆(Mosheim,Johann Lorenz von,1694—1755),神學家。
[511]阿尼卡(Arnika),山金車素,一種消炎劑。
[512]胡什克(Wilhelm Ernst Huschke,1760—1828),魏瑪的醫生。
[513]吸氣(Inspiration),也有靈感的意思。
[514]海根多夫夫人(Frau von Heigendorf,1778—1848),魏瑪的女演員。
[515]列奧諾拉(Leonore),劇中的女主人公,公爵的妹妹。
[516]亞力山德拉(Groβfurstin Alexandra,1798—1860),普魯士弗裏德裏希·威廉三世的女兒,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夫人,被封為俄羅斯的女大侯爵。
[517]狄德羅創作的對話體小說。
[518]《拉摩的侄兒》開始寫作於1762年,作者生前僅以手抄本流傳。1823年的法文版是根據1805年的德譯本回譯的。1890年才發現狄德羅的原文。
[519]指《和解》,該劇於4月2日在魏瑪劇院上演。
[520]馬洛(Marot,1496—1544),法國詩人,曾翻譯《舊約》中的詩篇 Psalmen。
[521]指附年曆和插圖的文學或天文年鑒。
[522]1792—1793年,歌德陪伴卡爾·奧古斯特公爵出征法國和圍攻美因茨。
[523]馬索(Firmin Massot,1766—1827),日內瓦的畫家。
[524]安格裏卡·考夫曼(Angelika Kaufmann,1741—1807),歌德在《意大利遊記》中曾描述了他和這位女畫家的交往。
[525]意為她視赭石如金。
[526]指顏色學。
[527]施蒂勒(Stieler,Karl Joesph,1781—1858),慕尼黑肖像畫家。
[528]封·馬蒂烏斯(Martius,Karl Friedr Philipp von,1794—1868),博物學家。
[529]指植物的螺旋狀趨向。
[530]索勒的姑母。
[531]杜蒙(Dumont,Pierre Etienne Louis,1759—1829),瑞士哲學家和法學家。
[532]塔勒(Taler),18世紀還通用的德國銀幣。
[533]邊沁(J.Bentham,1748—1832),英國哲學家和法學家。
[534]路易絲(Louise,1757—1830),卡爾·奧古斯特的夫人。
[535]封·瓦爾特納(Fraulein von Waldner),魏瑪的宮廷貴婦。
[536]阿爾瑙(Arnault,Lucien Emile,1787—1863),法國悲劇作家。
[537]自然需要,指放屁、撓頭、哼兒哈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