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人們能夠體會出俏皮與尖刻之間的不同。所以,那些喜好諷刺的人,他既然想讓別人對他的“妙語”心存畏懼,也就不得不擔心被傷害者的記憶力和報複心了。
談話中善於提問之人,往往能有所獲益,並且受人歡迎。如果一個人所提的問題跟對方的特長相關,那就太令人高興了,因為他無意中給了對方一個展露才華的機會,這比直接的恭維要有效得多。但是,你的問題不應該令人煩惱,否則就變成讓人不舒服的盤問了。
作為客廳的主人,你要盡量讓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有談話的機會,最好別讓客人產生受人冷落的不快。假如遇到有人要霸占全部的談話時間,就應該設法轉移話題,談別的事情,就像樂師們發現有人跳加利亞舞[61]的時間太久,就會改奏其他的舞曲。
善於保持沉默也是談話的一種藝術。因為,如果你能對自己了解的事不動聲色,那麼以後遇到你不知道的事,別人也不會覺得你的沉默是因為無知。有關自己的話題最好少說,最起碼要擇言謹慎。我有一位朋友,他曾經這樣諷刺某個喜歡自吹自擂的人:“此人想必是很聰明的了,因為他一直說自己如何如何。”隻有在一種情況下,人們的自我誇獎才不會失了體麵,那就是通過讚揚他人優點的形式來襯托自己的優點。
會傷及他人的言談要盡量避免,因為交談應該如同一片廣袤的田野,每個行人都可以左右逢源;而不應該像一條單行道,隻能容納自己一個人通過。我認識兩個貴族,都是英格蘭西部的人,其中一位以譏笑別人為樂,但又熱情好客,常在家裏舉行盛大的宴會。另一位就詢問那些曾赴過宴的人:“老實告訴我,席間難道沒有人受到冷嘲熱諷嗎?”對此客人總是回答:“發生過……”聽完後,這位貴族就微笑著說:“我早就知道,他那張嘴能使一切好菜改變味道。”
慎言勝於雄辯,用得體的語言跟他人進行交談,比措辭優美和條理分明更為重要。能夠滔滔不絕地做一場精彩演說卻不能應對自如的人是笨拙的;反之,隻善於詭辯而缺乏原則的人會給人輕浮的感覺。這就好像自然界中,不善於奔跑的動物通常敏於轉彎,獵犬跟野兔之間的區別就在於此。同理,講話中牽扯太多的枝節會讓人生厭的,但是直截了當地切入正題又顯得太過生硬。隻有那些把握了其中的分寸的人,在交談之中才不會讓對方反感。
談學習——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
讀書為學,可以給人以樂趣,可以給人以光彩,也可以給人以才幹。
幽居靜養時,閱讀可以作為消遣;高談闊論時,學問可以增添情趣;處世行事時,知識可以增長才幹。懂得事物因果關係的人是幸運的。有實際經驗者盡管能夠處理個別事務,但如果要綜觀整體、運籌全局,卻離不開學識淵博之人。
在學習上花費時間太多,是延誤;為了裝潢而讀書,是矯情;完全按照書本做事,就是迂腐。
讀書補天賦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天賦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學習來修剪。雖然學問能指引方向,但通常流於淺泛,隻有借助經驗的約束才能紮下根基。
狡詐之人輕鄙學問,愚魯之人羨慕學問,而聰明之人運用學問。知識本身並不會告訴人們如何運用它,運用的智慧在於書本之外。這運用之道是一種技藝,不體驗是很難學到的。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認識事物的本質。為故意找茬去讀書是無聊的,但過於迷信書本也是不可取的。學習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書籍如同食品。有的書隻須淺嚐,有的書可以吞咽,隻有少數有必要仔細咀嚼、慢慢品味。所以,大部分書隻需讀其中一部分,或者知其梗概即可;而對於少數好書,則一定要通讀、細讀、反複讀。
有的書可以請人代讀,自己隻需要看對方的筆記摘要就行了。這種讀書方法的效率很高,但僅限於不太重要的和質量粗劣的書,如果一本好書請人代讀,那就像被蒸餾過的水一樣,變得淡而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