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天下,四國鼎立,分別是鄭國、宋國、昌黎國和沐曜國,其中以鄭國國力最為繁盛,建國百餘年來,一直鼎盛昌榮,雖然經曆過幾場戰爭,卻依舊屹立不倒。
鄭國的繁榮富強,離不開曆代皇帝的苦心經營,而近年來,各國戰事不斷,鄭國卻能安然無恙,必然離不開襄王安靖舒的全力以赴。
說起安靖舒,鄭國百姓,無不認識。小小年紀便征戰沙場,年僅十八歲,就被皇帝破格從皇子封為襄王,五年來,更是數次為鄭國立下赫赫戰功,一時之間,安靖舒風頭無兩。
鄭國當代國君名叫安陽,年過半百,共育有兩女四子,大公主安心儀十年前下嫁昌端侯,二皇子安寅時係皇後嫡子,德高望重,身份尊貴,於一年前冊封為太子,三皇子安靖舒與大公主一母同胞,同為貴妃李氏所出,三皇子安明昭於三年前戰死沙場,為國捐軀,四皇子安越衡同年因犯錯被皇帝關了三年緊閉,日前才恢複自由,五公主安霓裳,身懷異能,據說自出生之日起烏雲蔽日,大旱三月,封建的鄭國百姓紛紛指責她是禍國災星,皇上不堪重責,一怒之下,把當時年僅八歲的安霓裳送去了尼姑庵,淨化心神,常伴青燈古佛。六皇子安常玉出生時,皇帝已經過了不惑之年,老來得子,對這個最小的皇子甚是疼愛,對於四皇子和五公主的虧欠,老皇帝都一一彌補在了年齡最小的安常玉身上。
三年前,正值安靖舒加冠成人之禮,皇帝愛子心切,廣布詔書,為其選妃。當時,不過十五歲的慕青雨就隨著其她幾位女子一起進入襄王府,冊封為三大側妃之一,賜號“錦”,這幾年來,襄王正妃之位,一直懸空,安靖舒也一直不願立妃,加之眾妃之間不曾有人為其誕下子嗣。所以襄王府的女人們就為了正妃之位明爭暗鬥,其中的陰謀詭計,絲毫不亞於後宮嬪妃間的爭風吃醋。
慕青雨性子文靜,不喜爭鬥,在襄王府內的名聲也比其她妃子好,安靖舒對她也禮遇有加,不獨寵,也不疏遠,從而,張青雨的日子也是過得最平靜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能在眾人的旁觀之下把妹妹青瑤接來襄王府暫住。
安靖舒年輕氣盛,相貌堂堂,是鄭國上下數一數二的美男子。但一直以來,他卻潔身自好,從不沉溺女色,對於王府裏女人們,皆是雨露均沾。所以襄王府的女人並不算多,除了三位側妃,兩位夫人,就隻有兩名侍妾了,但女人間的爭鬥從不會因為情敵多少而減輕。其中,特別以側王妃白嫦心、陸敏柔,和賢華夫人傅蓉之間的對峙最為嚴峻。
而安靖舒對此,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有過多去幹涉。
慕青瑤僅從那男子那兒了解到這些,他說的很隱晦,對於一些比較複雜的事情,隻是一語帶過。張青瑤想,他定是覺得她是個小孩子,不好說些什麼重話把她嚇著了。
夏天的雨,來的快,去的也快。慕青瑤百無聊賴的張望著窗外,等著大雨一停,就作勢要離開,看到旁邊那個年輕男子正在閉目養神,有些小心翼翼的開口,“那個,這位大哥,謝謝你的收留,時辰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
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傳出去也不大好聽,雖然她現在隻是個未滿十歲小娃娃,但對麵那個是貨真價實的大男人啊,放開男女之事不說。知人知麵不知心,萬一那男子汙蔑她偷了什麼東西,或是做了什麼事,那不是白白給自己和姐姐增添麻煩嗎?所以,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那好吧,你路上小心些。”男子語氣平淡,聽不出喜怒來。慕青瑤有些疑惑的看著他,終究還是什麼話都沒說,邁著小短腿轉身離開。
腳步剛到門口時,卻突然被一個修長的身影擋住了去路,慕青瑤抬頭,一個紫衣少年站在麵前似笑非笑看著自己,劍眉星目,豐神俊朗,看年紀不過十七八歲上下,卻有一股不怒自威,渾然天成的尊貴。
少年上下打量著慕青瑤,渾身散發出高貴而傲慢的氣息,“你是什麼人?”
張青瑤微愣,正要回答時,身後突然響起了白衣男子的輕斥聲:“常玉,不得無禮。”
“三哥,這丫頭是什麼人,怎麼在你房間,不會你的侍妾吧?”紫衣少年驚悚的目光落在慕青瑤稚嫩的小臉上,悶悶的說道:“一個幾歲的娃娃你都下的了手?”
“安常玉,你胡說八道什麼?”白衣男子有些咬牙切齒聲音的傳來,慕青瑤有些蒙,電光石火之間突然響起他剛剛喊的那個名字,安常玉,安是鄭國國姓,隻有皇族才能姓安,那這個少年不就是身份尊貴的皇親國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