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照常升起(1 / 2)

太陽升起了,累積了一夜的露珠在陽光下閃著光輝,映著這微小而廣闊的世界。露珠很快就蒸幹了,珠子裏的世界已然消失不見,而珠子外的世界卻剛剛蘇醒。

世上不管發生什麼變化,生離死別也好,家破人亡也罷,即便是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都擋不住這即將升起的太陽。它一如既往,一視同仁,目無表情地看著人類從海洋走向陸地,從陸地走向洞穴中,再從洞穴中走出,看著他們走向開闊,極端,殺戮和和平。太陽就隻管燃燒,燃燒,燃燒,給人間帶來光亮和暗影。陽光底下新事遮舊事,翻來覆去總脫不了飲食男女這四個字,可是每個人的人生對自己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體驗。太陽每天照常升起,人們每天繼續自己昨天的生活。今天和昨天的太陽是一樣的,但不同人的日子卻可以有不少的花樣。

平安裏就像許多被遺忘的鄉鎮一樣,地方雖小,但並不粗糙,人們照樣把日子過得精打細算,妥妥帖帖。周圍的山水也是普普通通的山水,山沒有名字,因鎮上的人少見世麵便把這座山稱呼為大山;水也不是什麼仙渠神水,但好歹有個名兒,叫清河。在這裏生活的都是尋常的百姓人家,可是我們的故事一旦開始,這個地方便不同了。尋常的山水有了詩意,陌生的百姓也有了實在的生活。其實,這山水還是山水,百姓還是百姓,對平安裏的百姓來說,今天的生活和昨天並沒有多大的不同,變化不外乎是張大嫂家丟了一隻雞,懷疑是鄰居王寡婦偷的,便偷偷觀察王寡婦屋後有沒有遺落的雞毛;李大哥上山打柴崴了一隻腳,李大娘便去鎮東頭的土地廟求了平安符,過了十天,李大哥的腳卻腫的更厲害了,李大娘這才去劉家藥鋪抓了幾服藥,可是下次有什麼事,她還是會先去土地廟,觀音廟求神問卦;莊老爺家的閨女終於熬到了出閣的日子,嫁的是從小定了娃娃親的黃老爺家的公子,那幾車的嫁妝可是羨煞了那些窮苦人家,就連那些家有薄資的也連連感歎自己早年沒有尋下這樣一門好親事??????都是這樣稀疏平常的事,可是,我們的故事絕不是上麵說的張大嫂和王寡婦,李大哥母子,莊黃兩親家之間的事。說起來,故事不能算是從平安裏開始的,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們從這裏出發,去跟隨我們故事的主人公,旁觀他們的人生。下麵,讓我們將視角拉近,去看看這裏到底有怎樣的人,怎樣的故事。

天是早就開始亮了,可是夏天天長,白天開始的早,是故天亮了好一會兒才見到有人去倒馬桶,家家戶戶的炊煙也都嫋嫋婷婷地升將起來了,蟬鳴是整夜未歇的,擾的人心裏一陣一陣的不舒服,所以平安裏東頭涼亭巷的王大娘一早開門就抬頭盯著院牆外的那顆茂盛梧桐,嘴裏不住咕噥著“該是叫孩子們粘知了了,叫的人覺都歇不穩!”果然,吃過早飯,王大娘就喚家裏的孩子去粘知了玩了,小孩子是最是喜歡紮堆耍的,不一會兒就看到一群孩子拿著竹竿來回地揮舞,一天下來,積攢的知了少說也有百八十的,可是知了的聒噪聲卻絲毫不見減弱。如此,夏天便要過去了,孩子們也就竄著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