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將既已投降,郭子興也就不再放炮,張翠山已率後軍而至,一隊人馬浩浩蕩蕩地湧入城中。
雖然不知道友軍為何突地發難,左副將心下憂慮,生怕遷怒於己,幹脆躲了起來,不過劉福通既在軍中,跟他這個基層軍官就沒多大利害關係了。
紅巾軍眾對劉福通熟悉無比,借著燈光亦能瞧出他來,雖然杜軍師下了絕殺令,可是麵對這位軍中悍將一時之間竟是無人敢上前,隻是指指點點,後者有義兄張翠山撐腰,底氣漸足,亦不理會,昂首闊步奔向盟主府。
一路暢通,隻是盟主府卻遭到了襲擊,盟主府戒備森嚴,牆頭上密密麻麻地布滿了暗哨和弓箭手,隊伍行進到百十步的時候,箭如雨下。黑水軍也算有備而來,有驚無險,迅速組織人手反擊。
郭子興剛要下令放炮,卻被程峰一把拉住,擎出鬼頭刀沉聲道:“我來!”
越眾而出,程峰將鬼頭刀高高舉起,略一運氣,一股刀氣瞬間成形,朝著盟主府大門劈了過去。
宗師級高手以真氣傷人,真氣越厚威力越大,七十步的距離一般的弓箭手根本射不到,可在他這一刀之下竟是無視這麼遠的距離,盟主府那寬近三丈,厚度足有鬥尺的大鐵門被他這強絕霸道的刀氣給劈成了一堆廢鐵,前路再也沒了阻礙。
“程大哥的功夫真是越來越精深了,換作了我十槍也未必能破得了門。”郭子興也是個高手,可是在程峰這霸氣的一刀麵前也是甘拜下風。
“術業有專攻,刀法講究的是有我無敵,力道以剛猛著稱,你及不上程大哥也沒什麼。”郭子興是張翠山重點培養的後備大將,斷斷不能生出不敵之心,張翠山勉勵一句,其實換作是他也做不到。
“大帥說的是,子興受教了。”郭子興雖然自承不及程峰,但眼中的鬥誌不減,輸人不輸陣。
“什麼?張翠山率人打起來了,他們來了多少人馬?”安陽城破,盟主府的大門也被劈開,這麼大的動靜杜遵道當然不會不知道,呼地站了起來厲聲問道。
“隻帶了一隊火炮營,還有劉福通跟著。”張翠山派程峰和郭子興把守盟主府的前後門,二人與韓山童有過節,也不甘心鞠這個冤枉躬,是以張翠山隻領了劉福通進了盟主府。
“那就好,有加氏三兄弟在此,縱是宗師級的高手也不足懼。”杜遵道一聽隻有張翠山一個高手前來,心下一輕。
之前加氏三猛大展神威,隻出半力就已經將劉福通打得落花流水,這讓杜遵道稍為安心,給是張翠山強行為劉福通出頭,在頂尖戰力上已是不遜於對手,至於紅巾、黑水兩路義軍為此展開大規模的戰鬥還犯不上,至少他是這麼認為。
韓山童尚未入殮,不過靈堂布置得極是簡陋,規格之低,和韓山童這個統率近百萬兵馬的義軍之主身份毫不相符,這也從側麵看出杜遵道沒把韓山童當回事。
張翠山和韓山童的理念雖是不合,不過對早期的這個名義上的反蒙第一人還是比較佩服的,進了盟主府率先給韓山童的遺像躬身行禮,他氣勢非凡,這一到整個靈堂空氣更顯壓抑,禮官在一旁看得呆了,連話都說不出來。
韓山童的妻子楊氏抱著尚在繈褓中的孩童還禮,氣氛悲涼,張翠山剛要開口安慰幾句,楊氏懷中的小兒忽地嚎了起來。
“這架勢可不像是單純來吊喪的,劉福通也跟來了,鄭將軍小心行事。”杜遵道看著麵色略顯辣黃的張翠山一臉陰沉,心下忽地生出一股後怕。
“劉福通,弑主之人還敢在此現身,難道真的以為我等殺你不得麼?”鄭行厚自恃有加氏三猛為後盾,手按劍柄厲聲責問。
“鄭將軍且慢,凶手另有其人也說不定,你又何必急著動手呢?”張翠山不待鄭行厚抽出長劍,手已經拍在鄭行厚的肩膀上。
他這一手看似輕鬆,可是鄭行厚卻是如遭巨震,全身上下灼熱難當,勉力想要撥劍抵擋,張翠山輕哼一聲,手上的力道加劇,鄭行厚再也抵擋不住,手背如遭巨創,長劍出鞘,劍柄正撞在韓山童的棺材蓋上,竟是撞開一道尺餘長的縫隙。
“張翠山,明王屍骨未寒你就帶著弑主之人前來示威,莫不是當真沒把幾十萬紅巾軍放在眼裏麼?”杜遵道蒙勃然大怒,率先發難。
“別把話說得那麼絕,明王之死凶手是誰還沒有定案,張某除了吊喪之外還要跟你談點事,無關人等都退下吧!”張翠山手按鄭行厚的肩膀一動不動,後者渾身無力,汗出如漿,咬牙強撐。
“夫人,惡客登門,還請你帶著公子回避。”杜遵道遣散眾人,這是要和張翠山公開翻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