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兄出征這段時間,各府的情況如何?”張翠山對自己的地盤相當關注。
“說來也奇怪,韃子這次出動二十萬大軍遠征至湖北、江浙、甚至安徽、四川等地,唯獨對近在咫尺的山東秋毫不犯,該不會是伯顏還對大家念著舊情吧?”於洋隻關心黑水軍的事,竟是拿張翠山開起玩笑來。
“不說這個了,當日我腦子進了水才鑄下大錯。”張翠山不願再提那段令他既溫馨刻骨又糾結無奈的過往。
於洋見張翠山情緒有些低落,心下暗悔,趕緊轉移話題問起安陽城的戰況。
張翠山揀重點說了一下,尤其是談到韓山童誣蔑張翠山與察罕勾結的時候不由得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來:“好個狼心狗肺的韓山童,咱們好心助他們守城,又是出動大軍又免費贈糧,卻換來他們的懷疑,大哥,子興說得對,這安陽城不守也罷,韓山童的紅巾軍是死是活跟咱們沒關係,沒了他們咱們黑水軍照樣能打韃子,保證比這幫膿包要強上一百倍!”
韓山童每逢大戰必敗,求助黑水軍的次數也不少了,可是一點良心都沒有,跟這樣的白眼狼合作有什麼意義。
“大敵當前,為兄也是為了民族大義,單單一個韓山童算不了什麼,隻是在這個時候離他而去,未免招人忌恨。”張翠山掌管糾察院的時候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對儒家的思想頗有見解,人竟是變得迂腐了不少。
“那你得答應兄弟一件事,要不然這糧食我不給。”於洋不高興了,撇著嘴跟張翠山講起條件來。
張翠山莞爾一笑,於洋隻不過是代理的城主怎地還跟自己來這套,莫不是想爬到自己頭上來麼?
“二弟,你我兄弟之間有什麼不能說的,幹嘛還來這套?”
“大哥,這次安陽城之戰打退韃子大軍之後,就趕緊回來吧,以後也不要再跟韓山童麾下的紅巾軍打交道了,兄弟們可以為你賣命,可是為了不相幹之人不值得犧牲,他們的舉動實在是太讓人寒心了。”於洋苦口婆心地勸張翠山遠離韓山童。
張翠山一怔,他本來也有這個想法,隻是戰事未定也不便跟誰提及,而這趟回濟南府發現自己的領地內竟是一場戰事也無,這事如果傳到紅巾軍那裏,怕是自己和蒙古軍勾結的大帽子再也甩不掉了。
說起來韓山童這個人確實不厚道,張翠山之所以投身蒙古軍是因為力戰聊城府掩護大軍撤退所致,說起來還算是各種義軍的恩人,不感恩戴德也就罷了還老拿這個說事,實是令人鬱憤難平,可是張翠山哪裏想得到,更惡心的事還在後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