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學堂裏的故事(1 / 2)

“二叔,你就當姑姑是回趟娘家,她早晚不還是咱家的人嘛!”湯圓扯著一串糖葫蘆,一邊大嚼還勸慰著情緒低落的張翠山。

“臭小子,這話是誰教你的?”張翠山聽到這句話心裏其實還是蠻高興的,可是這幾個熊孩子屬於那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主兒,不能給好臉色看。

“你???別過來,我說???我說!”湯圓一見張翠山挽起了袖子立馬慫了,之前的那股老成勁立即消失不見。

“是唐叔說的,周姑姑這一走大家其實也都不開心,不隻您一個人。”湯圓將原創者順口給賣了出來,不過後半句是他內心真正的想法。

“好了,二叔沒事,我問問你最近在學堂怎麼樣啊?”張翠山身處高位,情緒轉移的也快,換個話題也算是關心孩子的成長。

“有重八哥帶頭,哥仨當然是認真讀書了。”自從三人將教書的先生氣跑之後,張翠山狠狠地教訓了他們一頓,又送到了新開辦的私孰學堂,威脅要是再不好好表現,學堂裏的先生可以動私刑———關小黑屋,或是挨上一天不許吃飯。

如此一來,三個小子自然小心行事,至少在學堂裏不再犯事了。尤其是朱重八,發了狠似的讀書練武,比張翠山當年修習般若功時還要刻苦。

朱重八一向是張翠山的驕傲,湯圓很會揣摩心思,三句話就把張翠山逗樂了。

“最近先生教的是什麼書?”張翠山隨口問了一句。

“讀完三字經之後,先生開始教授論語,說是孔老夫子所著,反正就是一堆之乎者也之類的。”湯圓雖然也算聰明,但讀書不求甚解,為人油滑,凡事得過且過,日後的成就遠遠遜於同一環境成長下的朱重八和徐達。

“背一段給二叔聽聽!”張翠山越聽越覺湯圓說的不像那回事,敢情這小子根本就沒認真學。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湯圓一看張翠山板起了臉,當下不敢怠慢,朗朗上口。

“閉嘴,你這背的是啟蒙所用的三字經,莫非你欺我讀書少,想蒙過去嗎?”張翠山頓時怒了,桌子拍得山響。

“哎,我剛才給弄串了,再來,再來~”湯圓被張翠山這麼一嚇,猛一激靈腦洞大開,張口就是一段:“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張翠山聽得無誤,這才眉才眼笑,小湯圓連背了四五段,又忘詞了,撓了撓頭皮:“二叔,我肚子餓了,剩下的等吃完飯再背行不?”

“叫上重八和徐達,咱們爺四個今天出去吃!”張翠山心情大好,不再計較湯圓背書掉鏈子,招呼著去吃飯。

朱重八和徐達很快就趕了過來,原來這三個孩子見張翠山悶悶不樂,這才派出口才最好的湯圓去寬慰,整個過程都在二人的監控之中,湯圓背錯書的時候氣得直拍大腿,不過既然目的達到,小哥倆也樂嗬嗬地出來湊個熱鬧。

“二叔,今兒能不能喝點?”朱重八隨他爹,有事沒事就想整上二兩。

“小屁孩喝什麼酒,等過了十五再說。”張翠山自是不允,虎著臉斥了一句。

“噢??”朱重八低頭不再言語。

“不過順風酒樓新進了一種葡萄釀的低度酒,可以開一瓶,不過每人隻許飲一杯,不準多喝!”張翠山心軟,生怕孩子不高興,這才鬆了口。

“多謝二叔!”三個小家夥異口同聲,敢情三個都是小酒鬼。

???

“二叔,最近學堂裏出了個人才,你聽說了沒有?”半杯葡萄酒下肚,湯圓的小臉泛起一陣粉色的紅暈,開始聊起了八卦。

“人才?”張翠山有些不大明白,按入學的年齡,朱重八最為年長也不過十一歲,莫不是學堂裏出了個神童?

“是這樣的,跟我們一起入學的有個小子名叫馬軒,今年九歲,說話有點嗑巴,性子有點火爆,不過書倒是讀得蠻好。”

馬軒是本地人,父親馬文才是個商人,家中頗有餘財,一心想把兒子培養成一個頂天立地的人才,從三歲起就請了先生教書,孩子雖然口吃,卻是頗有天分,讀書之餘還喜歡鼓搗一些器械物事,六年過去了,這小子學以致用,成了當地有名的小發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