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賑災(1 / 2)

臘月十六,濟寧府地區發生特大雪災,代知府賈九斤派人來求救.

百年罕見的大雪令百姓的損失慘重, 大棚菜全被砸爛,家畜凍死。 一些年久的房屋癱塌,百姓流離失所,凍死、餓死的人不計其數。

天災本是無可避免,可更令人氣憤的是人禍。連日大雪,道路不通,當地的無良商家趁機高抬物價,百姓餘財不多,鬧事者無計其數,有不少人被打死打傷,代知府賈九斤是當地人,自然是站在富戶商家一方,已然將帶頭鬧事者收押。

“煩勞田兄去一趟濟寧,調查實際情況,著重看具體的傷亡人數和百姓對施政者的態度,兄弟準備一些急用物資隨後就去!”張翠山派田豐先行一步探明情況,之後又迅速將手下的幹將召於一處,開了個緊急會議。

劉伯溫是第一個趕到的,見了張翠山之後羞愧無地:“大當家,都怪伯溫識人不明,賈九斤玩忽職守,耽誤了這麼久才把事情上報,造成這麼大的損失,請大當家的責罰!”

劉伯溫一陣自責,賈九斤這個人當初輔佐自己的時候也算盡心盡力,滿腹智計,怎地獨當一麵之後反而不行了呢?

“這不關你的事,這幾個月來忙於戰事,倒是疏忽了濟寧府的情況。”張翠山並未責怪劉伯溫,畢竟誰也不希望發生這樣的事。

“賈九斤這個人我也見過,此人擅於紙上談兵,隻能作個副手,不堪委以重任。”李善長也到了,當即對賈九斤作出這樣的評語。

過不片刻,於洋、段默、郭震鋒等人亦魚貫而入。張翠山廣開言路,把事情簡單作了個說明,讓眾人提出建議。

“嚴懲賈九斤和當地參與此事的富戶,再派一幹吏總攬此次的救災以及重建事宜。”劉伯溫一講往日的沉穩,第一個出來發言。

李善長輕撚著胡須道:“另外還要從四府之地多備些糧食、衣物、棉被等物資,安頓好受災的百姓,不能失了民心。”

於洋一聽,這兩人考慮得還真是全麵,可也不能落了下風,緊跟著補充道:“經濟方麵也要調整一下,亂漲物價、官商勾結就是與民爭利,市場體係該任其自由發展,當政者隻能扶持,不能幹涉!”

三個人的意見都有道理,張翠山當即拍板,三條同時進行,李善長能力出眾,取代賈九斤為濟寧知府主管此事,馬上出發, 整個會議隻用了不到一柱香的時間。

會議結束之後大家分頭去行事,郭震鋒卻留了下來,他眉頭略皺,對張翠山道:“大當家,濟寧的災情應該不小,單以商會之力怕是力有不逮,要不要組織全城的百姓進行一次募捐?”

近年來濟南府日漸興榮,百姓安居樂業,中產階層已是占了大半,百姓的手裏頗有餘財,如果一家捐出些銀錢,倒也能給商會減輕不少的壓力。

“不可!百姓賺些辛苦錢也不容易,算了吧!“張翠山斷然拒絕,他這些年苦心經營,百姓的日子才有所好轉,如果強行征錢,怕是會引起怨恨之意,民心積累不易,決不容有失。

“那這些物資的錢就從商會裏出吧,我表個態,願捐出二十萬兩銀子。”郭震鋒一向支持張翠山的行動,況且這幾年他的票號隨著商業的發展而水漲船高,身家豐厚。

“翠山代濟寧的百姓在這裏謝過郭叔了。”張翠山朝郭震鋒深深一揖。

“還跟你郭叔整這個,莫非你認為我不知道你打算全扛下來?翠山,聽叔一句勸,別太累著自己了,濟寧不像濟南,在那裏咱們並無根基,你對人家好,人家也未必會領你的情。”郭震鋒語重心長地勸道。

“這事我也明白,日久見人心吧。”張翠山苦笑一聲。

“於家、華家、崔家各捐十萬兩銀子以賑濟寧之災,這是銀票!”過不多時,郭震鋒又趕了過來,和濟南幾大世家碰了個頭,紛紛表態,他們的身家不及郭家,數目也少了些。

“小侄的初步預算是一百萬兩,剩下的就從我的紅利裏出吧!”張翠山在商會的股東裏占的股份最多,一年純利潤足有兩百萬兩銀子。

“那就是五十萬兩銀子,不過翠山,好像你的紅利助學和充作軍餉之外所剩已是無幾,連二十萬都不到了。”郭震鋒拿出自己隨身攜帶的算盤,砰砰啪啪算了一通之後,給張翠山潑了一盆冷水。

“啊?怎麼這麼多?”張翠山茫然不解,除了最初經營商會之時他親力親為,大半年之後全部交由郭震鋒和於洋等人經營,二百萬兩銀子是多麼龐大的數目,怎地用起來跟流水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