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十二年冬,元順帝命察罕率十萬大軍征討紅巾、黑水兩路叛軍。
“察罕親自帶兵而來,先鋒隊伍明日就能到聊城府,你們說該怎麼辦?”韓山童一聽是察罕要來頓時手足無措,把麾下所有的將領召來議事。
“怕什麼,咱們紅巾軍也有十萬大軍,不比韃子的軍隊少。”劉福通第一個站了出來。
“察罕軍力強盛,已經打下河北巨鹿、南宮、以及山東的清河、德州四城,據探子所說他這次可是帶了五千飛鷹鐵騎,論戰力是普通士兵的十倍猶有過之,這合起來就相當於十五萬大軍了。”杜遵道翻了翻白眼反駁劉福通。這貨的智商是硬傷,真讓人無奈。
“就算咱們不是蒙古軍之敵,但也要打一仗才知道啊?”劉福通嘴上兀自不服氣,他也知道這些新招來的士兵不爭氣,是以語氣緩和了不少。
“要不安排各地的義軍來護衛聊城府?”韓山童懼怕察罕之威,生怕打到聊城來。
“上次這招不是被脫脫來了個圍點打援麼?察罕帶兵之道比脫脫更勝一籌,這個辦法怕是行不通。”杜遵道搖頭否決了韓山童的提議。
“還是跟張將軍通個氣吧!黑水軍在聊城府屯了三萬精兵,咱們兩家聯合起來或許能與察罕一拚。”羅文素將養了近半年,傷勢已痊愈,提議跟張翠山合作。
“劉兄弟跑一趟吧。”韓山童歎了口氣,之前和張翠山鬧了點小不愉快,希望張翠山看在劉福通的兄弟情分上能幫一把。
黑水軍的中軍帳。
張翠山坐在帥座,兩側文武已經到齊。武將以程峰為首,之後是唐文超、郭子興、汪士誠、胡威以及盧文則等人。謀士以劉伯溫為首,田豐等人也願居其下。
“蒙古軍此次勢大,你們看該如何抵敵?”張翠山的目光朝著一眾謀士掃了過去。
“察罕帶兵有方,此次又是挾十萬大軍而來,硬拚我們的勝算不高。”劉伯溫等人還沒有講話,聲音卻是從武將那出傳了過來。
“這話說得倒是不錯,程大哥有什麼高見?”張翠山回頭中肯地一點頭,自承就憑聊城府現在的這點勢力根本不是察罕之敵。
“要我說,把咱們在濟南、濟寧的隊伍都拉過來,好好跟韃子幹上一場!”程峰摩拳擦掌,自以為又到了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屁!咱們隻有山東五府之地,把濟南和濟寧的兵力都抽空了,萬一韃子派兵去打怎麼辦?”張翠山的臉冷了下來,程峰這個人衝鋒陷陣是一把好手,可是想問題卻又太過簡單。
“實在不行就撤兵,任著五府之地據險而守,察罕也奈何不得。”劉伯溫終於開口了。
“軍師,咱們和紅巾軍曾有盟約,說好了一同麵對韃子,如今韃子大軍壓境,臨陣脫逃這有點說不過去吧。”雖然劉伯溫不止一次勸過張翠山離開聊城府,但這種事他還真做不出來。
“大當家無須慌張,有人應該比咱們更急才是。”田豐笑道。
“紅巾軍多是新兵,未經訓練,若是就這麼放到戰場上隻有死路一條!所以這事我不能不管啊!”張翠山不是幸災樂禍之人,可是一幫屬下對韓山童有意見,他有些無奈。
“統領大人,紅巾軍大將劉福通在帳外求見。”護衛進了大帳,向張翠山通報。
“他們果然也坐不住了,有請!”張翠山微微一笑,讓劉福通進帳。
“大哥,韃子這次出動了十餘萬大軍,韓大哥心都亂了,你說這仗該怎麼打?”劉福通進來之後也不客氣,更不替自己的上司韓山童留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