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使詐(1 / 3)

是夜,張翠山收到脫脫的一封親筆信。看完之後,又遞給劉伯溫,半響之後才問:“軍師,你怎麼看?”

劉伯溫接過信一看,嗬嗬笑了,脫脫這封信所用筆墨極少,總體上就是一句話:張翠山將軍,本帥不願雙方多傷人命,三日之後來一場文鬥以定輸贏如何?

末尾還加了一行小楷:本帥在城外三裏處涼亭燙了壺好酒,將軍不介意的話不妨小酌一番。

“大當家的有什麼顧慮?”劉伯溫的聲音一如既往的平靜如水。

“脫脫這是不想再損耗兵力,真不愧是個愛兵的統帥。”張翠山長歎一聲又道:

“伯溫呐,你是不當官不知米糧貴,現在我手底下有十萬軍隊,這已經達到我經濟能力的極限了,再多一萬我就得破產。”張翠山愛惜士兵,不願意多有損傷。

“伯溫人雖在濟寧府,但濟南的事也是知道一些的,特種營的士兵每個月晌是十五兩,這個數字放在蒙古軍中不下於那些百夫長甚至千夫長,他們之中一部分甚至是大多數人不想與脫脫開仗的想法我是知道的,不然光是撫恤費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那就答應他!”劉伯溫的眼神很是篤定。

“兵法有雲,無利不戰。大當家既然不想擴張,又何必損兵折將,就算打敗了脫脫他們也隻是為紅巾軍作嫁衣裳。而脫脫怕是也因為一些政治因素而遲遲不肯撤兵,至於這場約鬥,該是看出我軍糧草充足再無取勝之道才出的下下策,一戰不成之後退兵是為了封士兵的口。”

劉伯溫曾在元朝為官,對蒙古軍的戰術也作過研究,可是在見識了黑水軍的戰力之後才發現,這些訓練的項目結合了江湖中人的陣法,正是蒙古騎兵的克星;而且張翠山麾下也算人才濟濟,程峰、唐文超、郭子興、王士誠、胡威等人俱有萬夫不擋之勇,絕不亞於脫脫手下的猛將,這才鼓勵張翠山跟脫脫小鬥一場。

雲高月明,山風清涼,張翠山帶著劉伯溫和程峰到了城外三裏的小亭,脫脫早就煮好酒等候多時了,身後侍立著鄭恩,不遠處的池塘邊卻有一個黑衣青年無聊地投著石子,正是被張翠山抽過一記的蒙古皇族燕赤木。

“張兄賞臉前來,脫脫貼木爾萬分感激,酒已燙好,三位請入座!”脫脫雙手攤開朝著三人行了一個標準的禮節。

“元帥真是好雅興,此處地勢高闊,俯瞰蒼生,張某怕是這杯酒不好喝啊!”張翠山也不客氣,毅然入座,劉伯溫和程峰恪守屬下之責,立於張翠山的身後。

“這位先生看著眼熟,可是在哪裏見過?”脫脫曾任元朝同知政事,對各地出色的官員均有所聞,劉伯溫早年當縣令之時嫉惡如仇,自是給他留下不淺的印象。

張翠山不願脫脫拿這個說事,打了個哈哈,籠統地介紹道:“此乃黑水軍的謀主劉基先生,另外這一位是黑水軍的副統領,程峰!”他將劉伯溫和程峰一起帶過,脫脫會意,隻是輕笑一聲,不再去提,隻是眼睛不時地瞄向二人。

“元帥所提之事張某也想過了,既然你我都不願再起刀兵,文鬥是個不錯的選擇。”張翠山答應了脫脫的要求。

“將軍果然是愛兵之人,脫脫敬你一杯!”脫脫說罷親自為張翠山滿了酒,至於他的杯子自有身後的鄭恩給倒上。

不顧程峰那擔心的眼神,張翠山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脫脫是個至誠君子,根本不屑在酒中下毒。

“大家都是軍伍中人,鬥一場算不了什麼,不知元帥附加的條件是什麼?”張翠山知道脫脫如此低調必有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