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劫富(2 / 2)

“這一步非同小可,萬一風聲走漏,那咱們的名聲就都毀了。”韓山童不無擔心地道。

“這個好辦,屬下保證做得很幹淨,絕不會讓人尋到蛛絲馬跡。”杜遵道信誓旦旦地保證,他如此爽快,怕是早就動了這個心眼了。

“嗯?杜兄弟,瞧你說得頭頭是道,莫不是以前有過前科?”韓山童再大條,此時也禁不住起了疑心。

“哪能啊!屬下對明尊起誓,絕無此事!”杜遵道心道這可撈錢的大偏門,我做夢都想,可是以前沒這份實力啊!

“你自行招集人手秘密進行吧,記住,千萬別讓明教的一千餘骨幹知道此事。”韓山童生怕走漏風聲。

“天知地知,就算是出了漏子兄弟也會頂著,絕不會連累大哥。”見韓山童還在猶豫,杜遵道發誓不會把這事泄出去。

“成大事不拘小節,幹完這一票就收手,好好組織紅巾軍屯田,不然沒了糧草將士們離心離德,紅巾軍不戰自敗。”韓山童也在內心試圖安慰自己。

韓山童起兵固然有著自己的野心作崇,但更多的是對這個世道的深惡痛絕,立誌絕不做違背民意之事,殊不知有了杜遵道這個信心的白手套,竟是走了這麼一條路,再也沒能刹住車。

杜遵道確實有幾分手段,當即暗中組織了一支三百人的隊伍,在安陽、穎川、邯鄲、南宮等較為富庶的州府開始了打劫。

發戰爭財,向來都是發家致富的捷徑。幾座城池的富戶家藏頗豐,被杜遵道席卷一空之後,紅巾軍十多萬的供給頓時充裕起來,杜遵道自個兒也發了一筆橫財。

由於組織嚴密,杜遵道將這支隊伍編為自己的親衛,又發給每個人一筆可觀的辛苦費,整個事件竟是神不知鬼不覺,富戶們被劫之後,幾十年的辛苦一朝被奪,家破人亡者不知凡幾,原來還算富裕的四地一朝變得滿目瘡痍,百姓的生活也愈發衰敗。

這個時候,韓山童又站了出來,從軍糧中拿出一部分作為接濟,又信誓旦旦地責令剿滅山賊,被劫的富戶們哪裏知道這本來就是他們自己的財富,還眼淚巴巴地磕頭道謝。

陳家是永年城第一富商,絲綢生意遍布山東、河北等地,掌櫃陳標又是個厚道人。平日裏樂善好施,碰到災荒年,非但地租全免,甚至還開棚施粥,贈衣贈被,被當地人譽為永年活菩薩。

這一日,陳標從商鋪轉了一圈,剛回到府上,就聽到下令稟報有紅巾軍首領拜訪。

“原來是杜先生,真是數年不見先生意氣風發,不減當年啊!”陳標一見來人竟是杜遵道,身後跟了紅壓壓的一隊紅巾軍,心下不禁暗暗叫苦。

數年前二人曾結怨,杜遵道年輕的時候遊手好閑,不務正業,多次跟陳標借錢,可惡的是隻借不還,後來老實人也失去了耐性,托辭不見,杜遵道自此懷恨在心。

杜遵道一朝得誌,這貨記仇,如今手握重兵,打著拜訪的旗號,暗地裏還不把陳標朝死裏弄。

“陳大善人,多年不見你還是一臉富相啊!看來日子過得還不錯。”杜遵道皮笑肉不笑地打著招呼。

“先生已是義軍的首領人物,不知來敝府有何貴幹呢?”陳標知道杜遵道不懷好意,忙著打發他走人。

“你也看到了,紅巾軍匡扶正義,替天行道,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無奈軍中缺糧,我這是向老友求救來了。”

這是赤果果威脅,如果隻為要糧用得著帶這麼多軍馬來麼?陳標心下戚苦卻也無奈,打發下人將府裏的餘糧搬出大半,約摸四十餘石。

“永年的駐軍足有五萬之眾,陳掌櫃莫不是打發叫化子麼?”杜遵道不高興了。

三百甲士虎視眈眈,陳大善人哪敢道半個不字,又從帳房支了幾百兩銀子買下六十餘石,湊足了一百石糧食。

望著十幾輛裝得滿滿的糧車,杜遵道哈哈大笑了,拍拍陳標的肩膀,欣慰地道:“陳大善人果然名不虛傳,仗義資助百石軍糧,是義軍的好朋友!今日與老友一晤收獲不淺,改日再來叨擾。”

說罷帶著三百護衛推著糧車揚長而去。

隻剩下陳標呆立當場,他有一種直覺,隻要永年城還是紅巾軍的地盤, 這事怕是還沒完。

果不其然,三日之後,杜遵道又帶著一幫丘八敲響了陳府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