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事了(3 / 3)

濟南城裏的百姓對其擁護日深,數年以後蒙古軍久攻濟南城不下,百姓亦是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你們在幹什麼呢?”回到順風鏢局,朱重八、湯圓和徐達三個小家夥迎了過來,看著孩子天真無邪的笑臉,張翠山鬆了一口氣,直覺所做一切都是值得的。

“二叔,今天先生身體不適,早早就回家休息去了,給我們放了三天的假。”朱重八朝湯圓使了個眼色,後者一副乖乖男的樣子向張翠山彙報。

幾個小家夥的基礎不好,尚且跟不上學堂的進度,張翠山幹脆給他們請了一個老儒來給他們來個學前輔導。

“是嗎?那這幾天先生都教了些什麼?”張翠山和湯圓是麵對麵,絲毫沒有留意到背後朱重八使的壞。

“湯圓,你先來吧!”朱重八和徐達心虛,把最老實的湯圓推到前麵。

“是!昨天先生教了一首詩,我背給二叔聽。”湯圓被隊友出賣,苦著臉答應下來。

“好!”張翠山一聽來了精神,搬了把小凳子一坐,靜聽湯圓背詩。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是南宋著名詩人陸放翁的一首七字絕句,湯圓也是絞盡腦汁背下來的,一字不差,張翠山額首。

“還好湯圓背的好,沒出什麼岔子。”三個小家夥見張翠山微笑點頭,暗暗籲了口氣。

“那人解釋一下家祭無忘告乃翁是什麼意思吧?”張翠山隨口挑了一句,讓湯圓解釋。

“啊!”湯圓頓時腦大如鬥,半晌沒有說出一句話來。

“說呀!先生既然教你們念詩,肯定也教你們這首詩的背景和詩人是在什麼心情下寫這首詩的,說給二叔聽聽。”張翠山步步緊逼。

“好。翁者,是謂父也,這一句的意思就是要告奶奶和父親是嗎?”湯圓根本就不知道這首詩的願意,隻是死記硬背下來準備交差用的,張翠山逼得緊,幹脆就整出來一個父親和奶奶。

“胡說八道!”張翠山本來是笑眯眯的,這裏也虎起了臉。

“重八,你也來念一首!”既然湯圓是混的,張翠山把希望放在重八身上。

“兩個黃鵬鳴翠柳,土豪我們做朋友。但???”

“停。”聽到這張翠山頓覺一陣無奈,莫非這幾個娃兒什麼也沒學到麼,這到底是什麼玩意?

“二叔,我也背一首試試?”見張翠山將最後的希望瞄向自己,徐達自覺比另外兩個小夥伴還要聰明一點點,躍躍 欲試地道。

“徐達,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是什麼意思?”張翠山從一旁的石桌上抄起本書,翻了兩頁之後找了一個名句考徐達。

“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徐達一聽這話有點蒙,不過他腦子靈活,很快就自定義了一個解釋:“這也太簡單了,就是別人滴你一滴水,你拿一桶水潑死他。”

“夠了!這些都是誰教你們的?”張翠山再也按捺不住,朝著三個熊孩子咆哮起來。

“這可都是劉叔和唐叔教我們的,有什麼不對麼?”張翠山平時對三個小家夥頗為寵愛,從未動過怒,小重八也不怎麼怕張翠山,可是這一回把二叔氣得差點吐血,隻得老老實實把罪魁禍首給賣了。

“你們???!”張翠山咬牙切齒地指著三個熊孩子,一副恨鐵不成鋼的口氣,卻是半晌也沒說出話來。

“都呆在院子裏幹什麼,還不過來吃飯!”周若水的聲音從食堂那邊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