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峨嵋武當是一家(2 / 2)

“小弟不敢.”張翠山打蛇隨棍上.這家夥的臉皮可真厚,嘴裏說著不敢,卻自稱小弟.

“說吧,到底是怎麼回事,我需要一個解釋.”風陵屬於雷厲風行的那種性格,不再跟他打哈哈.

也許是看到了事態嚴重,孤鴻子竟是沒敢再插嘴.

張翠山負手在內堂踱了幾步之後才緩聲道:’故老相傳,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可小弟和恩師探討數次之後,發現了一個疑點…”他有意賣乖,靜等識相者提問.

風陵和百花數十年的修為,看透了他的這點伎倆,隻是年輕人就沒有這麼好的修養了.果然,滅絕有些沉不住氣了:”什麼疑點?”

有前途.張翠山心下暗讚了一句:怪不得日後能繼承峨嵋掌門,悠悠地道::”單憑一把削鐵如泥的寶刀,又如何能號令得了天下群雄呢?而後麵的兩句:倚天不出,誰與爭鋒則詮釋出了整句話的意義.”他好整以暇,仿若那天橋說書的先生,雙手依然背負,搖頭晃腦地說著.

“張真人和師弟果然是有心人,莫非是在這幾句話中看出了倚天劍的秘密?”百花適時地說話了,她方才與張翠山小鬥了一場,甚至還生出了殺人滅口的想法,此時一句師弟叫出來,竟是自然無比,竟無絲毫滯礙.

“不錯,百花師姐問得好,遙想當郭襄師伯的雙親郭靖大俠和黃蓉女俠是何等了不起的人物,他們固守襄陽抵禦蒙古韃子,知不可為而為之,最後雙雙殉國,可歌可泣,武林中人莫不景仰,以二位老人家為我輩之楷模。郭襄女俠素有乃父之風,相交滿天下,創下峨嵋一派威震武林,更是以驅逐韃虜為己任,前輩英靈,令人扼腕長歎!”張翠山接著又娓娓道出郭襄生平事跡,聽得百花和風陵想起恩師數十年的教導之恩,不知不覺中,眼中噙滿了淚花,

張翠山對郭襄父女三人評價如此之高,聽得風陵和百花心醉不已,渾然忘了張翠山所說已經跑題了。

風陵不愧是一派掌門,最先清醒過來,有些不好意思地抹了抹眼淚:“師弟啊,方才盡是追述師父和師公他們的舊事了,你接著往下說倚天劍的事吧。”非但這聲師弟叫得朗朗上口,而且語氣也出奇地溫柔。

張翠山告了一聲罪,續道:“郭大俠和黃女俠雖是領袖群倫,英氣蓋古,但他們也是人!”話音一改:“是人就會有感情,他們必然會給大漢子民留一條後路。天命亡宋,襄陽淪陷了,蒙古軍一路暢通無阻,滅了大宋朝。可身為一代奇人若是沒有留下什麼後招,隻怕也說不過去,黃女俠智謀無雙,既知夫婦二人必死,想必會留給子孫後世反元的資本。郭大俠成名絕學降龍十八掌和九陰真經並未流傳於後世,而襄陽城破之後不久,武林中就有了倚天屠龍的傳言,屠龍刀如今不知所蹤,而倚天劍卻一直在峨嵋派的手裏,依小弟所見,想必這些東西都藏於刀劍之中了罷?”

百花和風陵相視一眼,心下一陣狐疑:這小子莫非當年親眼看見,否則怎麼知道得比咱們還清楚。

看著百花和風陵錯愕的表情,張翠山知道自己全部說中,嘿嘿笑了一聲:“隻是小弟對一事有些疑惑不解,還要請教兩位師姐。”

“說。”風陵惜字如金。

“家師曾言,郭女俠的功力深不可測,而小弟雖然不才,但與百花師姐交手的時候發現,九陰真經也好,降龍十八掌也罷,師姐竟是一招未出,莫非是有意藏拙,不想示於人前麼?”這句話問得有些無禮,但張翠山確實想知道他們是否習練了倚天劍中的秘笈,這才有此一問。

有時候,哪怕是不客氣的言語,隻要是實話就能取信於人,他的態度誠懇無比,絕非作偽,竟是未曾引起百花和風陵的反感。

“師弟多心了,既然你知道此事,貧尼就不再隱瞞,先師遺言:‘倚天劍的秘密為師已經告訴你們了,隻是秘笈雖可得,劍身卻是不易修複,當世能工巧匠雖多,但玄鐵和金剛石堅硬無比,能重鑄神劍者卻甚少,這柄劍是先父先母的遺物,隨我也有幾十年了,損之心有不忍。況且蒙古韃子的勢力正盛,推翻不易,待異日反元義軍興起,或等到找到屠龍刀的下落再說吧。’是以未曾取出秘笈。”既然人家都知道了,風陵也就不再掩掩藏藏,索性大大方方地說了出來。

“那兩位師姐想不想取出劍中的秘笈?”張翠山語不驚人誓不休,這句話他問得是赤果果。

風陵和百花自然齊聲道是。若是峨嵋弟子習得九陰真經和降龍十八掌,那實力絕對可以提高好幾個等級,這等好事自然是想。

“小弟幼時曾隨一位鍛造大師學過幾年,對玄鐵之類的熔煉頗有心得,兩位放心,劍是郭女俠的遺物,小弟以武當的名義發誓,不但不會宣揚此事,更不會要任何報酬,隻要二位允許恩師到郭女俠墳前祭奠一番即可。”

風陵二人聞言大喜,相視一眼之後齊聲道:“多謝師弟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