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放下酒壺,整個人榮光散發,和之前的病態蒼老判若兩人。
“二十年前,十八鎮諸侯討伐董卓,那是大亂歸一統的機會,但是袁紹鼠目寸光,優柔寡斷,沒有政治目光,隻看得到他手裏的幾座城池,看不到自己手裏曾經掌握著天下蒼生,亂世一統的大好機會。所以天下白白錯過了這次機會。如今,袁紹,袁術,呂布,張繡,劉表,公孫瓚,孔融,陶謙各路諸侯均已被滅,北方中國已經大一統。如果把這個大一統的地圖擴展到江夏,東吳,那麼三分之二天下就會安定,那麼西北的馬超韓遂,西南的劉璋張魯之輩定然會望風而降。到時,戰亂幾十年的天下將會迎來新的大一統,而黎民百姓則會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太平盛世,萬民安居,天下升平,這不正是你我所奮鬥的嗎?”說到最後,曹操眼中閃爍著奇異的光芒,是貪婪,是誘惑,更是向往。
“太平盛世,萬民安居,四海升平。”周瑜的語氣有著一絲顫抖,忽而凜然問道:“隻是不知道那時的天下是姓劉還是姓曹?”
“有關係嗎?”曹操忽地轉身,緊緊盯著周瑜,好像在問,你周瑜會看不透這一層紙?
“黎民百姓需要的不是姓劉的皇帝,而是能讓他們過安居樂業生活的皇帝。”司馬懿此時站起來,躬身說道:“豈不聞,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之語。天下大亂,戰端四起,最終受苦的天下百姓,而受利的是割據四方的天下梟雄。”
“賊子司馬懿,你好大的膽子。你司馬家世食漢祿,今天你居然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語,該當死罪!”程普黃蓋騰地站起,各各拔出佩劍。他們此時再傻也看出來,曹操來此的目的根本不是敘舊,而是勸降,並且現在他的勸降對象由程黃二人變成了周瑜。
“砰!”
忽然一個矮幾被掀翻,一個巨大的身影擋住程黃二人。
許褚拔出佩劍,大吼道:“許褚在此,爾等焉敢放肆!”
一時之間,劍拔弩張,場麵似乎馬上就要失控。
程黃二人不敢放肆,紛紛看著周瑜,而此時的周瑜卻好像在思考著什麼東西。
“許褚!”
曹操忽地轉身,怒瞪許褚,道:“收起佩劍。退下!”
豈知這許褚並不退,而是吼道:“他們兩個先退,我才退!”
曹操臉色一綠,一腳踹到許褚身上,罵道:“你若是再不退下,我就砍掉項上那顆虎頭!”
許褚被曹操這麼一踹,後退一步,卻並沒有退下的意思,而是怒目等著程黃二人。
絕布看著這許褚,似乎有點小孩脾性,但是確實十分護主。而且這主臣兩人一點也不像在演戲。
“兩位將軍,收起佩劍吧!”周瑜似乎已經思考完,衝著程黃二人擺擺手,示意兩人退下。
程黃二人互望一眼,雖然不知道周瑜在想些什麼,但還是收起手中的佩劍。
這樣一來,許褚滿意地點點頭,也收起佩劍。
周瑜此時的臉色很不好,像是一個大病初愈之人,瞬間蒼老了數十歲。他忽然把目光轉向絕布,問道:“絕先生還記得當日在我府中,我們曾討論讀書為了什麼,還記得我的答案嗎?”
絕布微微一愣,他從周瑜的眼神之中看出一絲頹然,回答道:“忠君愛民!”
忠君愛民!這就是周瑜心中所認為讀書的目的。
“忠君!愛民!”周瑜臉上露出一絲詭異的笑,接著說道:“其實我時常在思考,到底是忠君為先,還是愛民為先。君若是昏君,我又該當如何。絕先生的當日的回答,如醍醐灌頂讓我如夢初醒,為萬世開太平。無論是忠君還是愛民,都應該先建立一個太平天下。為萬世開太平的方式有時候不僅僅是勝利,失敗有時候也是開萬世太平的方式,我說的對嗎,絕先生?”
絕布起身,緩緩道:“大都督有此想法,實乃萬民之幸。其實我也認為,天下姓什麼不重要,姓劉,姓曹,姓孫,姓周還是姓司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民貴君輕,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天下諸侯都能萬事以民為先,天下早就一統,萬民早就安居。可惜,九州茫茫,天下盡是董卓,袁紹,袁術這樣的亂世梟雄,都想趁著亂世做出一番宏圖霸業,卻將百姓拋諸腦後,而後世史學家又對這種梟雄大加抑揚,如此本末倒置,豈不令人心痛!”
絕布一番話同時令曹操周瑜司馬懿側目。
周瑜再度看了絕布一眼,歎了一口氣,道:“我早該知道你是曹孟德的說客。”說完之後,周瑜不再去看絕布的反應,而是單膝跪在孫紹麵前,朗聲道:“主公如何看待這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