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孫思邈和李元嘉(2 / 2)

李元嘉正要賣關子的時候,被妍兒打斷了,妍兒凶巴巴的,道:‘不要說那麼多廢話了,快講!’

“好好好,我說,我說。相傳 舜帝去南方巡狩,征服孽龍,娥皇女英時刻都在牽掛著他,思念著他,等著他回來團聚。盼啊盼啊,冬去春來,終不見舜的蹤影。

“莫非主公沒有戰勝孽龍?”“莫非主公病倒途中?”他們越猜越擔心,於是收拾行裝,前往南方尋找丈夫。

二妃走啊走,翻過了九十九座大山,涉過了九十九條大河,一直走了九百九十九天的路,來到了九疑山,她們沿著大紫荊河而上,又沿著小紫荊河而下,踏遍了九疑山的山山水水。

一路上,問樵夫:“大哥啊,看見舜帝了嗎?”樵夫搖頭;問漁翁:“大伯啊,舜帝在哪裏?”漁翁搖頭;問牧童:“小弟阿,舜帝往哪裏去了?”牧童也搖頭,得不到舜帝的消息。二妃急得大聲呼喊:“舜帝啊,你在哪裏? ”

九疑山受了感動,群峰齊聲呼喊:“舜帝啊,你在哪裏?”九疑山神受了感動,化成一位老公公來到二妃麵前說:“鍾情的姑娘,跟我來吧!”

二妃跟著老公公來到三峰石,隻見一座珍珠壘成的大墳墓,輝煌燦爛,周圍翠竹環繞,竹尾垂地,掃帚般將墓地掃得幹幹淨淨。老公公將舜帝憤斬孽龍,負傷身亡的事告知二妃,又說:“這座珍珠墓就是舜帝墓,是九疑山的仙寄信鶴從南海銜來珍珠鑲成的。”說完就不見了。

二妃悲痛萬分,哭了七天七夜。她們的眼淚灑在竹上,留下了斑斑點點的淚痕,從此,九疑山裏就有了淚竹,後來又有人叫它斑竹,因娥皇叫“湘君”,女英叫“湘夫人”,所以又叫“湘妃竹”。”

“這就是湘妃竹的來曆,也是舜與娥皇女英的愛情的見證。”

“那娥皇女英後來怎麼樣了?”

“娥皇女英得知舜帝已死,悲痛欲絕,抱竹痛哭,淚染青竹,淚盡而死。”

天不老、情難絕。縱使陰陽相隔閡,亦不與君絕!

李元嘉歎道: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

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裏盡朝暉。”

“好好好,殿下不僅故事講得精彩,連文采也那麼非凡啊”孫思邈不知何時來到竹林,看到李元嘉講完,拍手稱讚。

“讓道長見笑了,不知道長何時來的,怎麼不通知一聲,我好親自去迎接道長啊。”

“殿下客氣了,要是通報了,怎麼會聽到這麼感人的故事和這麼動人的詩呢?”

“也是,本殿下的風采可不是別人輕易能看到的,道長可以回去拜拜菩薩嘍。”

“你呀,貧道一個道士你讓貧道去拜菩薩,傳出去還不讓人笑掉大牙。”

“這就是道長你的不對了,太狹隘了,沒聽過紅花白藕青蓮葉,三教原來是一家嗎?說的就是釋道儒三家,你去拜拜菩薩有什麼不行的!”

“殿下可不要亂說,貧道從未聽過什麼紅花白藕青蓮葉,三教原來是一家的說法。陛下出去可不要亂說,會出大亂子的.”

“道長也終究也落入窠臼之中了啊,我就問道長,現在的道家和剛開始道家產生的道家理念有不同嗎?”

“有。”

“儒家呢有變化嗎?”

“有。”

“佛家呢?”

“有。”

“我就問和尚敲得木魚原來是不是你們道家的?”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