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2 / 2)

李元嘉看著手上的烤串,又拿起桌子上配好的醬料刷了起來,等醬料均勻塗抹完畢,便放入口中品嚐起來。李恪看著李元嘉享受的表情,聞著四溢的香味,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口水不自然的分泌起來。

李元嘉看著李恪的表情,輕笑起來,便遞給他一根烤串。李恪急忙接過來,又發現自己的動作著實不雅,訕訕一笑,輕輕把烤串放入嘴裏,慢慢咀嚼起來。隻感覺味道奇特,辛辣舒爽,不同於他以往吃過的美食。

李元嘉又遞給他一杯桃花釀,李恪好奇的看了看這酒的顏色,便一飲而盡,喝完之後砸了砸嘴,似是回味。

李元嘉和李恪吃著烤串,喝著桃花釀,聊著天,氣氛慢慢融洽起來,不複當初的拘謹。李元嘉發現李恪挺有才華的,文采、書畫、武功、騎馬射箭、天文、軍事政治各方麵都有不俗的見解,而且不墨守成規,和他挺能聊的來的。

酒至酣處,李恪終於吐露出他的來意,原來昨天長安城附近、李恪的莊子和李元嘉名下的莊子為了爭奪水源,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的械鬥,幾十人重傷,兩人死亡,驚動了大理寺和當今陛下。李世民震怒,派人嚴查。李恪生怕李元嘉誤會什麼,所以今天特來向他賠罪的,並將莊裏的管事一並壓來。

李元嘉明白李恪擔心什麼,其實這件事說不清誰對誰錯,就算有,也是雙方共同的責任。李元嘉擔心的是有人從中作梗,故意挑撥他和李恪的關係。

或許,挑撥的不隻是他和李恪的關係,李元嘉眯著眼想到。

自古皇家是非多啊。既然享受著這份眾人不可企及的榮華富貴,就必須承受它帶來的黑暗與痛苦。

“吳王殿下,發生了這樣的事,我也很心痛。事情既然發生了,在埋怨責罰下麵的人也改變不了事實,努力解決問題才是現在要做的。如果是普通的糾紛還好,若是有人挑撥,不管是針對你也好,針對我也罷,我相信這都不是最後一次,不是嗎?我們應該站在同一戰線,共同將其找出,你說呢?吳王殿下!”

“皇叔說的是,本王回去必定嚴查,一定會將其找出。”

“好了,天色不早了,你該回去了,還想讓我留你吃碗飯啊!”

“那皇叔我這就回去,隻是那桃花釀?”

“······”

“巧兒,去拿兩瓶桃花釀過來”

李元嘉看著李恪,李恪訕笑。

“給,拿著桃花釀快滾。”

“那侄兒告退。”說完拿著桃花釀大步離開。

李元嘉望著李恪離開的方向,眯眼沉思起來。這次械鬥是單純的械鬥還是有人挑撥,若不是單純的械鬥,那在針對誰?若是針對我?那針對我的是誰?他和李恪沒有什麼利益衝突,所以李恪的可能性不大。除了李恪,剩下的都有誰?他手裏的信息太少,一時間無法判斷。

他揉了揉發脹的腦袋,控製自己不再想這件事。看著眼前杯盤狼藉的桌子,他又想起了離開的李恪。

如果李恪當皇帝的話,可能大唐還要繁盛百年,隻是這是個不太可能的假設。李恪身負兩朝皇帝血脈,血統高貴無比,可正是如此,絕了他當皇帝的道路。李恪是楊廣的外孫,他當皇上,隋耶?唐耶?

李世民曾說過:“恪英果類我。”史料記載“李恪允文允武,太宗常稱其類幾。既名望素高,甚為物情所向。善騎射,太宗尤愛之。”

李恪不僅長得像李世民,才華,武功,眼界,氣魄,行事,手段都不輸於李世民,可以說綜合素質符合一個繼承人的所有需要。李世民不止一次的想立李恪為太子,但最後還是立了李治,不得不讓人扼腕歎息。

PS:李恪此人,大多數人隻知其名,卻不了解其生平

PS:李恪此人若當了皇帝,成就不在他老子李世民之下

PS: 挺喜歡李恪的 ,下一章準備花一章來寫他